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13-11-20 10:59:27 來源:水泥人網

高長明:再論生態文明與水泥工業

2007年筆者曾撰文“生態文明與水泥工業”,發表在水泥工程雜志2007年第六期上。至今經過6年的實踐和發展,人們對生態文明的認知不斷地提高與深入,尤其是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空間格局,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與之同時,我國水泥工業在減少汚染、保護環境、逐步實現清潔生產等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本文擬在分析研究國內外科技成果和最新信息的基礎上,再次探討水泥工業與生態文明的關系,以及水泥工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等課題。誠請環保界和重化工業界同仁們多賜教。

我國當前生態環境的嚴峻形勢必須高度重視

三百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征。世界工業化的發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達到極限,一系列全球性生態危機暴露了地球再沒有能力支撐工業文明如此這般的繼續發展。2007年10月2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表的第四份“全球環境展望”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 GEO-4稱,人類已逼近環境惡化“引爆點”。

在我國過去30多年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中,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和值得國人驕傲的成績。但單純追求經濟增長,“GDP至上”的做法所造成負面結果也同樣顯著。其所引發的嚴重問題,首先是良好生態環境的高度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增長的重大結構問題;其次是自然資源的高度耗竭正在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國家有關部門多年統計的平均結果顯示,我國歷年經濟增長的GDP中,約有18%是靠生態環境和資源的“透支”來實現的。很明顯,這種拼環境、拼資源來換取短期經濟增長的做法是得不償失難以為繼的,必須高度重視,立即糾正。不采取有力措施,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發展不可持續,民族復興失去根基,美麗中國更無從談起。

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這就是生態文明。如果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

生態文明的倫理價值觀認為,人和自然都是宇宙社會的主體,兩者都具有獨特的價值和主動性,相互依存。因而人要尊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與他們共享同一個地球。生態文明的生產方式是致力于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與資源節約型社會。同時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應主動自覺地以實用節約為原則,以適度消費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我國水泥工業向清潔生產升級轉型的進程

現代水泥工業是近代科學技術進步的產物,也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撐。根據現今科技發展成果及其應用趨勢判斷,水泥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可能50年)仍是一種難以被替代的經濟實用的大宗建筑材料。雖然水泥工業在某些經濟發達的后工業化國家曾有所謂“夕陽工業”之說,但是對我國這樣仍處于工業化中后期的發展中大國來說,水泥工業顯然還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我國建成小康社會、人均GDP上升到世界一流水平以前,每年需用水泥超過15~20億噸的境況可能還要延續近10年。在整個國民經濟建設中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水泥就是一種價廉物美不可或缺的大宗建筑材料,大有用武之地。

近年來現代水泥工業科技成果的研發和應用已取得較大進展。水泥企業在循環經濟系統的自身“小循環”中已頗顯效益。同時在綜合利用其他工業行業廢料、廢渣,實現多個產業之間的互補、互用、互利等“中循環”方面成效卓越。進而還可以在全社會各種廢棄物(包含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等)的“大循環”系統中作出相應的貢獻。充分顯示了水泥工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固有特點和優勢。

水泥工業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主要表現在粉塵、SO2、NOx、重金屬等的排放方面。隨著我國水泥工業淘汰落后生產方式的進程,我國落后水泥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80%減少到了2012年的9%,先進新型干法預分解窯水泥則相應地由20%上升到了91%,預計2014年落后水泥將全部淘汰干凈,新型干法水泥將達100%。這對于減少水泥工業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另一方面,作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本身,其控制污物排放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和完善之中。首先,因為電收塵器的改進、電袋收塵器的技改、大型袋收塵器的推廣應用,使收塵效率和運行可靠性得以大幅提高,保證水泥窯和熟料箆冷機的粉塵排放得以降低到20~30mg/Nm3或更低,比2000年的150~400mg/Nm3大有改進。其次是脫硫、脫硝技術的逐步推廣應用,預計到2013年底全國裝有脫硝設施的水泥窯將達160臺,占投產窯總數的9%以上。水泥窯NOx排放的國家標準也由原先的800mg/Nm3修訂為320~450mg/Nm3,可以顯著削減NOx的排放。再者是重金屬的排放,因為水泥原燃料中所帶入窯內的各種重金屬大都是被固定在熟料的晶格或固融體內的,在水泥的使用場合下它們不會滲析到外界環境的。但是汞在水泥窯中是會部分的變成汞蒸汽隨廢氣一并排入大氣的。2010年美國環保署EPA對全美水泥企業提出了嚴格汞限排的NESHAP法案,由原先360lb/mil.t.cl.(0.1mg/Nm3)的汞排放國家標準建議修訂為 15 lb/mil.t.cl.(0.004 mg/Nm3),引起美國水泥界和波特蘭水泥協會的震驚,說是這樣勢必顯著增加水泥生產成本,必須綜合權衡各方面的利弊后才能實施。

經歷了兩年多的磋商權衡,2012年美國環保署通過法律程序最終頒布了NESHAP法案,定于2015年9月9日開始正式實施,開創了世界水泥工業最嚴汞排放標準的先河。我國水泥工業雖然現在還沒有汞排放的國家標準,但是應該有所準備,做好有關的前期工作,以利屆時可以從容應對。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