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海螺與華潤水泥均自去年6月底見底,在水泥旺季價格持續攀升之下,股價下半年亦震蕩攀升。但隨著旺季進尾聲,內地水泥價格漸失動力,兩股股價也於12月開始一路走弱,至上周二攜手發盈喜,股價再扭腰連勝三天,而從基本面情況看,中期仍有機會保持向上勢頭。
內地於春節臨近期間為傳統水泥需求淡季,水泥價格短期內亦有壓力,不過從目前回檔幅度看,遠低於市場預期。業內人士更預計春節期間可能是全年水泥價格底部,而各地對加快淘汰過剩產能,也將為水泥價格增加動力。瑞銀建筑材料行業分析師更預計2014年水泥行業或超過2011年,創歷史盈利最高水準。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關於改進規范投資專案核準行為及加強協同監管的通知》,要求保留包括水泥在內的過剩產業核準專案,嚴禁新增產能,金融機構不得提供貸款。同時環保部最新發布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被稱為水泥行業「史上最嚴環保標準」。而工信部也發通知要將懲罰性電價政策實施范圍由電解鋁擴大到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明確顯示出內地政府試圖從行政手段控制再到價格手段調節,化解過剩產能。今年水泥行業在淘汰過剩產能和嚴控新產能方面可能面臨更加嚴厲的措施。不過在此之下,將有助於水泥業的中長期良性發展,同時也會對水泥價格帶來正面作用。今年水泥供應也有機會出現超出預期的縮減,進而推升水泥價格。
據內地媒體綜合多家機構預測,今年水泥行業新增新干法熟料產能將降至0.83億噸的水準,增速為4.5%,增速較去年7.8%繼續回落,如果再考慮潛在的落後產能淘汰,則實際供給增速將更低,其中華北京津冀、華東和華南區域行業景氣度會相對更佳。
具體從地區分析,華北京天津河北是內地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環保壓力日趨增大,最有可能出現供應收縮。而區域內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的產能間歇性強制停產將成為常態,一些污染嚴重的中小粉磨站及小規模熟料生產線,也有可能進入淘汰程式。河北省亦要求省內水泥行業加快完成43條生產線脫硝工程和11項余熱利用項目,企業排污將實行「一證一卡」制度,控制企業排污總量。
而華東地區今年新增供給增速預計僅為1%,加上龍頭企業占據大多數市場份額,區內水泥價格應繼續改善。至於華南區需求則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廣東省是全國少數基建投資和地產投資同時向好的區域之一,今年亦有望保持該趨勢。按照規劃,廣東省預計2013年至2015年交通領域的總投資目標達到8,261億元 (人民幣,下同),年均完成2,754億元,年均增量有望達到22%。
在港上市水泥股中,安徽海螺的2012年報表明,近82%的銷售集中內地東部、中部及南部,包括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山東、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及廣西。而華潤水泥則有八成銷售在包括廣東、廣西、福建的南部地區。均為水泥價格有望繼續上漲的區域,預期公司盈利也將出現向好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