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水泥工業近年來發展迅猛。2001年至2010年的十年間,水泥產量從1.11億噸猛增至約3億噸,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水泥生產國,僅次于中國。十年中,印度水泥工業不僅在產量上得到了大幅增長,而且在技術水平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印度水泥行業的蓬勃發展,也吸引了國際水泥跨國公司前去投資收購。在內外兼修的大背景下,印度水泥行業仍然前景樂觀。本文擬從技術、投資、結構消費等角度,對印度水泥工業發展作概覽性梳理如下:
一、技術進步
印度水泥工業的質量標準和環保要求較為先進;在原、燃材料的使用方面也都采用了節能降耗的新工藝和新技術。
在熱工方面,新型干法生產線占到了所有生產線的80%。窯單臺產量在3000TPD的生產線(工廠年產水泥100萬噸)已經比較普遍。在建的或擬建的生產線大多是6000TPD(工廠年產水泥200萬噸)或以上的規模。現已建成的8000TPD生產線有9條;10,000---12,000TPD的生產線有3條。據介紹,2006年印度水泥工業平均熱耗是725kcal/kg熟料,到2012年可以降低到710kcal/kg熟料。
在粉磨方面,印度水泥工業已充分認識到了立磨的優越性。相對球磨機而言,它不僅烘干能力大,而且還可以取得20-30%的節電效果。在印度,立磨不僅用于生料、熟料、礦渣的粉磨,也用于物料的預粉磨。此外,擠壓機也為印度水泥工業所廣泛接受和普遍采用。特別是在現有粉磨系統升級改造方面,擠壓機作為預粉磨裝備的應用更加普遍。在這種情況下,一般粉磨系統都能達到增產200%和節電30-40%的效果。當然,磨系統進一步增產和節電離不開高效選粉機的使用,在印度也是這樣。印度水泥工業通常也使用高效選粉機以進一步提高立磨的產能。筒輥磨也受到了印度水泥工業的關注,它的特別之處是能夠生產較均勻的水泥生料并具備能夠粉磨高石英物料的優點。據介紹,2006年印度水泥工業的平均電耗是82kwh/t水泥,到2012年可以降至78kwh/t水泥。
在原料開采方面,水泥廠都普遍制定了系統開采計劃,合理利用原料資源。有些工廠還使用計算機輔助技術對原料的儲量進行評估,確定礦山開采面的作業順序,為原料的預均化創造條件。
在燃料方面,印度水泥工業以煤為主,在今后較長的一段時間里還將一直如此。然而石油焦在一些工廠里使用得非常成功,有的已經100%取代了煤。此外,由于印度法律還不允許使用城市固體廢料等廢棄物作為水泥生產的替代燃料,所以這些燃料在印度水泥廠中未見使用。然而,印度正在開展舊輪胎、煉油廠廢液、污水處理廠淤泥、石化廠TDI焦油作為燃料的工業性試驗,為下一步在水泥工業中的實際應用做準備。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廢料作為替代原料方面,印度水泥工業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僅次于日本。根據2006年度的統計,印度水泥工業消耗了19%的電廠粉煤灰和100%的鋼廠鐵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