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 (中國經濟網記者段丹峰 攝)
水泥和采暖應錯峰生產
白巖松表示,當前,北京及周邊省市區霧霾天氣頻發,已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問題。與此同時,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他表示,北方采暖地區、特別是北方四省一區的水泥企業競爭尤其激烈,以至于在嚴寒的冬季,紛紛以極高的能耗、開足馬力生產,囤積大量的半成品——水泥熟料,以便在開春采暖結束、建筑施工開始之時,能夠搶占市場;又往往在采暖結束、施工旺季之時,開始“打打停停”,甚至于在氣溫適宜的夏季,由于嚴重供大于求,進入半停產狀態。
“這種經營模式,造成冬季水泥生產高峰與供暖高峰疊加,是形成嚴重空氣污染乃至霧霾的重要因素之一。”白巖松表示,北方地區水泥行業不合理的生產時間安排,造成了能源浪費、環境壓力加大,給國家和企業都帶來損失,因此,社會和企業都期盼創新機制、改變現狀、實現健康發展。
借鑒“伏季休漁”的制度安排
此外,白巖松向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該項提案是建立在自己長期關注水泥行業、長期了解北方供暖現狀的基礎上,是在新聞記者“走轉改”時期深入調研基礎上提出來,具有比較大的可操作性。
他解釋到,針對目前存在的基本情況,構建“北方四省一區(黑、吉、遼、蒙、冀)水泥和采暖錯峰生產協調機制”,通過媒體促進、政府引導、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的機制,實現北方四省一區水泥企業在冬季采暖開始時停窯,在春季采暖結束時開窯生產,類似我國“伏季休漁”的制度安排。
“這個比較可行,不太傷及生產廠家的利益,只需要的是相關的政策將這些水泥生產企業以及這些習慣進行規范,然后每一個都受益,”他解釋道。
他認為,這個提案的意義在于,不僅能夠減輕采暖期的環境壓力、節約水泥生產能源消耗、減輕水泥產能過剩壓力等,還能夠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改善職工的勞動生活條件,“是社會有需求、行業有條件、企業愿意參加、無需國家增加投入的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