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發展中的中國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圍城”之痛。2013年中國城市垃圾總量已達1.8億噸,北京市日產垃圾1.84萬噸,如果用裝載量為2.5噸的卡車來運輸,長度接近50公里,能夠排滿三環路一圈。并且北京每年垃圾量以8%的速度增長;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運量高達2萬噸,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廈;廣州市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也多達1.8萬噸,武漢市每天產生的垃圾就有8000噸……中國住建部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圍,城市垃圾堆存累積侵占75萬畝土地。
“垃圾圍城”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2013年12月,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及其配套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技術規范》等3項標準。
全國人大代表耿洪臣表示,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技術,這個技術在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等多個方面優勢明顯,可基本實現垃圾即時處置、全部消納、不留后患。
據了解,我國已經在上海、北京、廣州、銅陵等地成功利用水泥企業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污水廠污泥、生活垃圾、工業有毒有害可利用的固體廢物,實現了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規模化利用。
龐大的市場潛力,加上垃圾圍城下的緊迫處理需求,令相關企業在上海、廣東、湖南、河南、重慶及湖北等地陸續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布局。到2017年,僅華新水泥就擬在珠三角投資建設5到10個生活垃圾預處理工廠,處置能力達到200萬到300萬噸/年,全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總量可達到2000萬噸/年,占全國1/10的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