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早在2010年3月,該公司就將原車間的2條年產35萬噸的立窯生產線爆破拆除,主動淘汰落后產能。至此,標志著四川規模最大、集中度最高的水泥企業全面退出相對落后的機立窯產能時代,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硫420噸,二氧化碳7萬余噸,粉塵150噸。
峨勝水泥在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僅主動淘汰落后產能,還通過結構調整,引進國內國際先進技術,不斷創新,以廢利廢。
目前,我國水泥行業發展的主線仍是結構調整,向資源節約和節能方向發展,峨勝集團在結構調整中,主動淘汰了落后生產線,并采取設備大型化,讓節能、降耗、環保效益更加顯著,同時在生產工藝上大膽采用國際國內先進工藝和設備,降低生產成本。
公司生產線配套了石灰石皮帶勢能發電系統、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系統,廣泛應用了高壓變頻等節能技術和水泥磨輥壓機等先進設備,2013年生產線余熱發電噸熟料發電量30kWh,礦山3條長距離膠帶輸送線勢能發電1100萬kWh,這些余廢利用的發電量占水泥生產企業1/3以上的用電量。
“公司對現在運行的5條5000噸生產線都進行了脫硝處理,總投資1800萬元,氮氧化物排放達到300mg/m3以內。”四川峨勝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羅方躍說。
在工作管理上,峨勝水泥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他們不斷督促管理的精細嚴謹,做到事事有標準,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確保環保治理設施及污染物在線監測系統穩定可靠運行。
在節能減排上,對照國內國際水平進行管理,并結合到具體工作中,納入工資中進行比對、考核,要求職工樹立起較強的環保意識與責任感。
羅方躍表示,下一步,企業將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將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地面垃圾進行處理,分解為有機物與無機物,無機物在原料中進行配料,有機物進行燃燒,一條線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萬噸~4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