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回升提振業績預期
隨著周期性旺季的來臨,水泥行業整體需求近兩周持續復蘇,多地區價格進入上行通道,帶動全國水泥價格保持穩步上升趨勢。本周以來,國內水泥價格再度攀高。數據顯示,當前全國水泥市場價格已經達到356元/噸,環比小幅上漲1元/噸,幅度為0.4%。
具體來看,京津冀地區下游需求恢復較好,價格低位企穩下,主導企業銷量大幅增加;華東價格開始上漲,南京高標如期上調30元;江西贛州和九江區域價格小幅上調10元/噸;合肥和巢湖開始執行限產,或助力后市價格上漲;兩廣區域受降雨影響需求萎縮3-4成,不過信心支撐下價格依然穩定;西南價格繼續上漲,四川達州、貴州遵義、云南昆明上漲10-20元;西北市場開始啟動,價格平穩。
受供需關系轉暖驅動,A股市場水泥企業也遭到投資者熱捧。截至昨日收盤,建筑建材板塊領漲全部28個申萬一級行業,單日漲幅為0.83%。統計顯示,從3月11日該板塊估值陷入年內次低點至今,其指數累計漲幅已經達到13.64%,同期上證綜指漲幅僅為5.30%。從盤面看,帶動板塊指數上揚的不少成分股即來自水泥行業。
分析人士還表示,按照水泥產業規律,一季度是全年價格的低點,從2014年初的市場表現和價格波動情況來看,全國各個主要市場一季度價格已經高于2013年平均水平,因此2014年全年均價也將大概率高于2013年平均價格。由于基數原因,預計上半年大部分水泥公司業績(一季報、中報)將繼續高增長。
政策利好提升估值空間
從歷史經驗看,由于經濟周期下滑至政策容忍底線導致的刺激政策出臺,也是水泥股出現超額收益的一個主要原因。無論是從近期發電量數據抑或是3月PMI數據來看,經濟仍處于下行通道。如果后續數據企穩回升,說明宏觀經濟改善,對水泥股基本面預期是利好;而如果相關數據持續下滑,則可能導致市場更多憧憬“穩增長”政策出臺,亦將利好于水泥股估值提升。
自3月起,京津冀一體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其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領頭羊”,在頂層設計下必將突破歷史行政體制差異和協調機制缺乏的限制,進程必將提速。未來首都經濟圈發展將帶來京津冀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加速,而水泥制品作為支撐房地產業發展的重要原材料,將從中直接受益,未來需求空間充滿想象。
進入4月份,政策還緊鑼密鼓地出臺了一系列保增長的微刺激和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市場對鐵路基建和保障房建設的資金保障擔憂,為水泥板塊延續上升勢頭提供了政策保障。
申銀萬國分析師表示,看好沿江優勢區域,供給收縮疊加價格基點高保障水泥企業的效益。短期建議重點關注華北京津冀一體化,區域內的供需關系有所改善,以交通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提振水泥需求。華北水泥目前處于盈利底部,后續有望受益區域投資建設、環保、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區域盈利有望好轉。
信達證券分析師指出,緊隨中央之后,各地穩增長政策也在陸續出臺,其中新疆地區在召開的黨委常委(擴大)會議強調要加強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包括扶持烏魯木齊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五個中心”建設,以及總投資52億元建設克拉瑪依至塔城合資鐵路等,當地水泥上市公司也有望從中受益。
在市場整體趨好的背景下,西南證券(600369,股吧)分析師則認為,華東地區是中國水泥市場最為成熟的區域,隨著地區邊際供需關系進一步改善,2014年供給端有望實現大片區的負凈增長,區域內相關上市公司利潤年預計增長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