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國建材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前不久在北京友誼賓館隆重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建筑材料工業新興產業發展綱要》、《全國建材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全體代表北京宣言》,表彰了全國建材行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科技創新領軍者和優秀科技工作者。
這次會議是建材行業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科技盛會,也是建材工業實施“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發展戰略、依靠科技創新加快我國由建材大國向建材強國邁進的誓師大會。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今世界,科技創新能力成為國家實力最關鍵的體現。建材行業為什么要在2014年舉辦首屆科技創新大會?這一大會的召開對于建材行業來說又有著怎樣的目的、任務和意義?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建材聯合會副會長徐永模。
外部壓力逼出科技創新
記者:距首屆全國建材行業科技創新大會成功舉辦已近一個月,您認為舉辦大會的初衷是否都已實現?
徐永模:舉辦科技創新大會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建材行業的創新發展。為什么要在今年舉辦這個大會?大家有目共睹,這兩年經濟下行趨勢明顯,一些問題就開始顯現出來。建材行業明顯感覺到的就是產能過剩。
如何節能減排、發展新興建材產業,在這些重大的行業發展主題當中,驅動力在哪里?不再是技術引進、兼并重組或是商務模式這些過去所說的較時髦的話題。現在的市場環境變了,規模化、粗放式、快速的發展模式已經遇到瓶頸,原來的那些發展驅動力現在已經不管用了。這時我們才真正地發現,所有問題的產生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創新不夠。比如說產能過剩,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一種正常狀態,很多其他產品即使嚴重過剩也不一定是問題。比如手機,現在一個人往往擁有好幾部手機,這其實也是產能過剩,但這為什么沒有成為“問題”?因為這個行業在不斷創新,產品不斷有新的功能出現,沒人抱怨它是問題。可是傳統的建材行業生產的大多是標準化的產品,原材料性的產品,幾十年乃至上百年都沒有變化。這樣一來,生產技術、節能減排、技術裝備都是同質化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手段只剩下價格戰了。為什么都是同質化競爭?因為沒有創新!
另一方面,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也使得社會對于節能減排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標準在提高,創新跟不上,沒有技術支撐,節能減排就是空談。要真正推進行業的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沒有更先進的技術是不行的。要發展新興產業,沒有新技術新支撐,不就是一句空話嗎?建材行業發展到了今天,真正的驅動力是科技創新,其他的都是虛的。其他概念說來說去都是在“存量”上做文章,要發展增量,就必須通過節能減排、先進技術來實現,解決這些行業發展問題的驅動力就是我們多年來忽視的或是說重視不夠的“科技創新”。當然,這個問題不僅是建材行業面臨的問題,也是整個國家面臨的難題。
召開科技創新大會的構想其實前年就已經開始醞釀了,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們感覺到今年不開實在是不行了,必須抓緊開。所以在一個比較短的時間內作出決定,下了決心,用一個多月的籌備時間讓大會得以順利召開。
目前來看,大會的召開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通過這個會議,大家對科技創新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有了更深的認識。到今天,再高明的企業家如果創造不出新東西是不行的,而新東西的創造一定依靠創新才能實現。所以我覺得這是回歸本源了。
記者:科技創新大會結束之后,與會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是否開始一些具體實踐?
徐永模:很多與會企業在大會結束之后都仔細研究了喬龍德會長所作的報告,并準備在行業提出創新發展的背景下,進一步做好本單位的科技創新發展的工作。有些單位今年還要召開自己的科技創新大會,像中材集團已準備召開集團的科技創新大會,結合國家、行業和集團的發展需求,部署他們自己的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工作。中小企業一般通過科技大會的文件和精神,能夠了解到行業的科技創新在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對他們來說,這個信息是很重要的。企業在科研方面是要投入的,了解了行業創新發展的信息,他們才能面向市場,從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通過技術創新去尋找新的發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