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來,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同中國水泥協會先后在西南、東北召開了水泥企業化解過剩提高經濟效益論壇會,在水泥行業中引起廣泛共鳴,為此記者就召開兩次會議的背景、目的、意義等問題專程采訪了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陳國慶。
記者: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短時間內連續在西南、東北地區召開水泥企業化解過剩提高效益論壇會的背景是什么?希望通過這兩次會議達到什么目的?
陳國慶:為有效化解水泥、平板玻璃等5大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國務院于去年10月6日發布了《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文)(以下簡稱國發〔2013〕41號文)。國發〔2013〕41號文點名指出了包括水泥、平板玻璃在內的五大產能過剩、重復建設較為嚴重的產業,在深刻分析化解產能嚴重過剩重要性和緊迫性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堅持尊重市場規律與改善宏觀調控相結合;堅持開拓市場需求與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堅持嚴格控制增量與調整優化存量相結合;堅持完善政策措施與深化改革創新相結合的四項基本原則。要求通過5年努力,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確定了產能規模基本合理;發展質量明顯改善;長效機制初步建立的三大主要目標。提出了化解產能過剩的八大主要任務和九項政策措施。并區別五大產業的不同情況,制定了分業施策意見,將嚴禁建設新增產能項目,分類妥善處理在建違規項目和全面清理整頓已建成的違規產能,加強規范和準入管理作為工作重點之一。
國發〔2013〕41號文立足我國工業發展的全局和長遠,對引導好投資方向,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國發〔2013〕41號文既要求堅決管住和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存量,又提出深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場為主導的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長效機制。文件的出臺,對建材行業,尤其是水泥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國發〔2013〕41號文自去年10月頒布以來,已實施半年多了??傮w來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被全行業一致認可。2013年水泥行業實現利潤700多億元,同比增長22%;產能過快增長勢頭得到初步遏制,水泥新建項目大幅下降,新建生產線比上年減少44條,新增水泥熟料生產能力比上年減少6300萬噸。這是全行業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執行國發〔2013〕41號文件的效果。
雖然水泥行業去年以來在遏制盲目新增產能、化解產能過剩、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這一基礎并不穩固,我們應當看到當前水泥行業經濟運行和發展中仍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
第一,雖然去年水泥工業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今年以來水泥行業經濟運行態勢已有所變化,水泥價格和水泥行業的經濟效益波動較大。今年以來,水泥行業的價格和效益出現了環比下降態勢,值得引起重視和警惕,特別是西南和東北地區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第二,一些地區和企業的違規項目、重復建設情況還時有發生。這充分說明了在水泥行業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入貫徹落實國發〔2013〕41號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當前貫徹落實國發〔2013〕41號文中的首要問題是解決違規盲目新增產能的問題。如果盲目新增產能問題得不到堅決遏制,化解產能過剩、推進結構調整、推進技術進步和提高行業經濟效益將難以得到有效解決。目前,水泥行業中確實存在一些違反國發〔2013〕41號文件規定和要求的,還有相當一些水泥企業對國發〔2013〕41號文件持觀望態度。違規新上項目,搞重復建設的現象也有可能重新爆發,因此,整體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所以,召開西南、東北地區的水泥企業化解過剩提高經濟效益論壇會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