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建材行業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如何?怎樣看待當前行業形勢?要采取哪些有針對性的對策和措施?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江源,建材聯合會信息部、水泥協會、玻璃協會、陶瓷協會、遼寧建材工業協會、中國復合材料集團和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公司的有關領導,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講解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見和建議。下面我談三點看法:
一、要運用新概念來分析判斷當前建材行業經濟運行形勢。
現在,在傳統建材產業總量過剩的背景下,如果還用同比增長法來判斷經濟形勢好壞,是不全面的。因為如果傳統材料增量過多,結構調整方向就會偏離軌道,帶來的問題會更多。所以判斷形勢好不好,要看三個標志:一是看產品結構是否得到調整,轉型升級有何進展;二是看新興產業有沒有真正加快發展,各產業有沒有新的增長點;三是看經濟效益有沒有提高——這是衡量形勢好壞的標準。
從建材行業上半年的情況看:第一,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3.2%,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1.8%,效益是正能量的;第二,水泥、平板玻璃等傳統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商品混凝土、石材開采加工、技術玻璃、輕質建材等低能耗的產業增長15%,結構調整是正方向的;第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3%,傳統產業固定資產低于平均數至12%左右,加工制品、建材低能耗、建筑石材等高于15%,投資趨向是正確的。從以上3組數據可以看出,建材工業的基本形勢是好的,標志是既有結構調整的比例和效果,又有經濟效益的增長,高于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
二、上半年經濟運行動態可以歸納為“三減一增”,經濟下行的趨勢還在繼續。
一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6%,二季度增幅降到13.2%;一季度全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1%,二季度同比增長21.8%,效益下降了10%左右;出口商品一季度同比增長14%,二季度同比增長7.8%,下降幅度較大。這是“三減”。而應收賬款達4530多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1%,比一季度絕對額又增加500億元。這是“一增”。“三減一增”,說明上半年經濟運行在下行。值得注意的是,到7月份,這種趨勢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