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訊: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水泥行業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和結構調整,引導行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工信部于2010年11月30日正式出臺《水泥行業準入政策》,它將于201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此次政策的正式出臺,相比較于去年9月工信部出臺的《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這次正式公布的《水泥行業準入條件》變化很大。
《水泥行業準入條件》明確提出,將鼓勵現有水泥(熟料)企業兼并重組,支持不以新增產能為目的技術改造項目。此前國務院下發的 《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中,水泥產業也是未來兼并重組的6個重點行業之一。從這一政策利好來看,將進一步推進行業兼并重組加快,有利于提高行業集中度,從而使水泥行業有望走上量價齊升之路。
另一方面《水泥行業準入條件》表面上是降低了入門門檻,其實是未來產能增長有限,此次準入條件提出支持不以新增產能為目的技術改造項目,是由于目前新建生產線審批難度大,有些企業可能存在以技改名義改造原有生產線以增加產能,所以此次政策出臺后從另一個角度降低了新建生產線的可能性。這就意味著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國內水泥業將不會有大幅增加的產能出現。市場供求關系也將得以改善。
同時,對于明年1月1日將執行的《水泥行業準入條件》也可能使相關公司受益。這一政策規定,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產能超過人均900公斤的省份,原則上應停止核準新建擴大水泥熟料產能生產線項目。這意味著,人均900公斤以上的浙江、安徽等地將不能再新建產能。但由于當地對工程項目的投資會繼續增加,那么海螺水泥、南方水泥等企業將在競爭者不增加的情況下,獲得更明顯的區域優勢。
工信部此次出臺的《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很大程度上利好大型水泥企業,為大型水泥行業兼并重組增加了信心,多加了一個穩勝籌碼,促使水泥行業向規范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對整個行業來說將是一個長期的利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