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訊:有人說:“水泥,站著是樓閣,躺著是橋路,凝聚著工業化文明的地面財富。水泥作為一種對投資高依賴度的產業,經濟發展,水泥先行,就像一根靈敏的溫度計,人們完全可以從水泥產業的冷熱程度上測量出經濟發展速度的‘體溫’。”有人說:“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其質量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本小編卻要說--水泥是一些不法分子謀取紅利的工具,假冒、生產不合格水泥成了一些本應該關閉的小水廠的生存砝碼,試問,這樣的水泥建的樓閣我們住的放心嗎?這樣的水泥建的橋梁我們走著安心嗎?
都是“名牌”惹得禍
隨著水泥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高,許多大型的水泥企業把打造“品牌效應”放在了公司發展的重要位置。隨著水泥“品牌”的不斷顯現,“假冒品牌”也應運而生。2011年3月15日,太原工商局查獲10噸“獅頭牌”假冒水泥;5月19日,上海工商徐匯分局搗毀10個生產“海螺牌”水泥的假冒窩點;6月9日,河南新密市曝光了62噸“合龍牌”假冒水泥。是什么原因讓眾多的假冒水泥企業如此泛濫?是利益的驅使,還是被逼無奈?
7月上旬,工信部發布了2011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水泥產能企業名單,共有782家水泥企業“榜上有名”。這些被淘汰的企業真的被淘汰了么?這些淘汰的企業又何去何從了呢?出售,這是一些企業選擇的方式,以較低的價格將這些落后的水泥生產設備賣掉,這時,就給了不法分子有乘之機,假冒品牌就這樣誕生了。除此之外,假冒的方式還很多。雖然,工商部門偶爾去端掉一些窩點,貌似成效不大。
我們該如何應對損害我們利益的“名牌”假冒水泥呢?本小編給大家幾點建議:
1、不要貪圖便宜,去正規的水泥銷售商購買水泥。
2、不要妥協,見到假冒“名牌”水泥積極舉報。
3、不要怕麻煩,收集下當地知名的水泥企業電話,到時,電話咨詢下。
不合格是誰之過?
在今年的兩會前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說:“房地產開發商的身體里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我認為,水泥企業更應該如此。
近日,廣東工商局從25家水泥銷售單位抽取了40款水泥樣本進行監測,發現18款商品核查總體不合格,22款抽取的樣本未發現不合格,不合格率為45%。在不合格的18款商品中,全部出現抗折、抗壓強度不合格。省工商局消保處負責人表示,抗折、抗壓強度是水泥質量的重要品質指標,“強度不合格的水泥用在建筑工程上,將影響工程質量,使建筑物存在安全隱患,嚴重時會造成建筑物坍塌。”對此,我要問,其它省份的水泥全部合格嗎?我們呼吁相關部門不時的抽查下當地的水泥質量,不時的給我們個可信、可靠的答案,只有這樣,我們住在樓閣里才能放心,走在橋梁上才能安心。
我們期待這我國水泥企業的強大,但我們更期待合格的水泥。購買假冒、不合格水泥要錢,但是建起來的建筑要命,那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