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水泥行業面臨著陷入持續衰退的危險,產能過剩、國內投資下滑、能耗高、排放不達標等問題,使水泥行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就在水泥行業進入迷茫期的時候,新任中國水泥協會的喬龍德會長給水泥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危急關頭,讓水泥行業看到了曙光。
在上月末舉辦的中國水泥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喬龍德會長提出了第二代新型干水泥技術,并指明了今后國內水泥工業的發展方向,即水泥行業要在工業技術、自動化水平、節能減排等各個方面加快研究,特別是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的研究和創新方面,要加快研究步伐。
在會后,喬龍德會長接受行業媒體采訪時,再次提到了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并指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喬會長指出,我們要用4到5年的時間(或者還可以搞得更快一點),創新關鍵技術,提高節運能減排的各項指標和全線自動化智能化控制與行水平。成功過后可以引導出新的產業政策,即再新建水泥生產線要應用高水平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工藝裝備。針對原有2000t/d或規模再大些的水泥生產線,由于節能減排不達標,也將列入新一輪落后產能淘汰范圍,這樣就可騰出市場空間。新建和淘汰的概念都要有改變,新型干法生產線中管理水平低,能耗高、排放不達標的也必須定出淘汰的標準。
由此可見,水泥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是由以前的粗獷式發展向精細化轉變。這時,水泥設備企業技術的創新、自動化水平、節能設備的技術水平、外加劑的生產能力等成了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技術的主要支撐點。那么,在隨著國內水泥市場轉型的同時,對國內水泥設備生產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國內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水泥企業盈利能力下滑,成本上升,導致水泥行業整體負擔過重,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不但可以為水泥企業減少人力成本,同時,在能耗降低的情況下,生產材料的成本也會得到很好的控制。
在本小編看來,基于水泥行業所處的現狀,喬會長提出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是最適時、最有效和最明確的水泥行業發展之路。水泥行業只有實現精細化管理,水泥行業的發展才能具有可持續性,舍此別無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