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我就向董事會講了15分鐘我們的想法,就獲得了支持。多一分鐘都不讓我多說了?!迸_北火車站對面的臺北君品酒店17層的會所中,臺灣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一如既往地與臺泥(336.67元/噸,2.02%)集團董事長辜成允說笑著,他們聊到生物保護的很多專業名詞,一會辯論、一會佐證、一會補充,也互相回憶著在他們的兒女婚宴上的把酒言歡。
生物學教授與商業界風云人物,奇妙地成為了十幾年的親密老友,并聯手打造了被輿論所稱的植物界“諾亞方舟”。
在臺灣海基會首任董事長辜振甫夫人嚴倬云女士倡導、臺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先生支持下,辜嚴倬云植物保種中心2008年1月19日由臺泥創建,教授李家維出任中心執行長。該保護中心已從世界各地搜集了22000種、5萬多株各類植物,其中不乏“世界之最”的植物,成為亞洲最大的世界級熱帶植物保種中心。為此,臺泥及關聯企業已投入一億元新臺幣,該中心也成為臺灣地區政要邀請國際人士參觀的必達之地。
作為辜振甫之子,辜成允承襲了辜氏家族在臺灣地區財經商界的顯耀地位,也傳承了其家族謙沖、敬天的儒家理念。
從產業而言,辜成允對水泥生產、余熱余渣循環利用的產業鏈條如數家珍,每個環節排放什么廢棄廢物等專業化學名詞脫口而來,口中并非只有環保是責任這樣的宏大敘事。
對于水泥這一傳統觀念中的高污染、高耗能領域,辜成允一直在尋找那個循環利用、零排放的閉環鏈條。
“環保不是成本,而是責任,也更可能是商機。”顯然,當循環利用成為企業生產獲利模式時,減少排放才能獲得真正動力。而當一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主動應對環保硬約束時,投入前沿性環保產業研發,或許能獲得額外的創新產業收益,以走上行業的可持續經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