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我們發現行業媒體紛紛關注了同樣一條新聞“發改委21天內批復16條鐵路 5個機場 投資超6千億”,水泥行業渴望已久的“春天”真的到來了嗎?對于此事件,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事件,對于水泥行業來說,也只能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水泥行業要發展的話,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發改委密集批復鐵路、基建項目,穩增長意圖明顯,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可以對沖房地產和私人部門投資的萎縮。
水泥行業的下游市場主要靠房地產和基建來支撐,鐵路基建投資的加速,可以讓水泥企業暫舒一口氣。據了解,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占到水泥總需求的80%以上,而今年年初開始,受房地產投資減速影響,水泥行業亦“隨波逐流”,拖欠賬款和違約事件時有發生。
隨著鐵路基建投資的加速,水泥行業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雖然新的鐵路基建投資項目已經獲批,但仍然有兩大問題擺在我們面前。一個是地方債務問題,地方財政是否能夠準時將獲批項目開工,仍是個未知數,另一個是,從我國經濟改革路線來看,鐵路基建投資只能是一時,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水泥行業將會再次迎來新的挑戰。
俗話說:備好干糧好過冬。我認為,雖然鐵路基建投資會對消化產能過剩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水泥企業應借此機會加大科研投資力度,讓科技創新成為主要生產力,以便于應對接下來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