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由于國內水泥產能過剩問題逐漸突出,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多項舉措化解產能過剩,其主要圍繞“消耗一部分、淘汰一部分、走出去一部分”三個點展開。但隨著國內經濟轉型升級,房地產和基建投資的減速,國內消耗水泥產能大幅下滑;淘汰落后產能取得的效果有限。此時,水泥企業“走出去”便成為我國化解產能過剩的唯一出路。例如,海螺水泥走向印尼、華新水泥走向塔吉克斯坦、冀東水泥走向非洲、中國建材即將走向俄羅斯......
當國內水泥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時候,國內水泥企業難免會在國際水泥市場上與其它國際水泥巨頭相遇,屆時,國內水泥企業能否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足夠的話語權?我們認為,國內水泥企業要想在國際舞臺上制勝,首先需要明白自身在國際上的位置。在國內,能夠代表水泥工業發展水平的當屬水泥上市公司,下面,我們就通過對國內水泥上市公司與國際水泥巨頭的比較,來深入了解國內水泥工業在國際上的位置及差距。
古人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對方,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只有了解國際水泥龍頭企業,才能讓國內水泥企業走出去時,立于不敗之地。如果資產可以體現水泥的規模,那么,資產盈利率則可以體現出企業對資產的把控能力和整合能力,而銷售利潤率則可以體現出一個水泥企業對成本的控制能力。
所謂資產盈利率,是以凈利潤除以資產算得。資產盈利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企業對資源的整合能力和使用效率。從圖1可以看出國內上市水泥公司在與全球水泥龍頭企業資產盈利率排名中,部分企業要高于國際龍頭水泥企業。尼日利亞的丹格特水泥由于處于非洲,當地利潤率較高,與其它地區的水泥企業相比,具有巨大優勢。而國內水泥上市公司對于國內政策依賴性較強,企業利潤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政策,所以部分企業資產盈利率排名靠前。如果資產很大,但資產盈利率很低,則說明該企業是一種“虛胖”,其對資源的利用能力低下。
圖1 國內上市水泥公司與國際水泥龍頭企業資產盈利率排名
所謂銷售利潤率,是以凈利潤除以營業收入算得。銷售利潤率是衡量一個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指標。從圖2可以看出,國內水泥上市公司的銷售利潤率也有多家企業名列前茅。通過國內水泥上市公司與國際龍頭水泥企業銷售利潤率的比較,我們能夠看出,盡管國內水泥企業身陷產能過剩的泥潭,但利潤率依然處于高位運行。
圖2 國內上市水泥公司與國際水泥龍頭企業銷售利潤率排名
通過圖1和圖2的比較,可以直觀的看出國內多家水泥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和盈利能力已經超過了國際水泥龍頭企業,事實真的如此嗎?那為何國內水泥上市公司沒有一家是國際級別的水泥企業呢?
國內上市水泥公司在資產盈利率排行榜和銷售利潤率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廉價的勞動力,微小的環保投入成本,低廉的能源,以及不定性的利潤等利好因素,當國內水泥上市公司一旦走出國門,以上因素便成了不確定性因素,此時,才能真正的體現出一個世界級水泥企業的真正實力。
當然,當國內水泥上市公司在走向國際水泥市場時,也有其特定的優勢,即國內市場會為其提供保障。但從國內目前集中度來看,國內市場依然需要進一步提升集中度。只有集中度再次提高,實施市場化才能更加有效,水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夠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