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與海螺集團是否會合并?如果合并了,會給水泥行業帶來什么?這兩個問題你也許從來沒有想過。下面,小編就帶你臆想一下。在探討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下面幾則新聞消息:
消息1:也許你還記得,2008年末,時任國資委主任的李榮融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曾表示,到2010年中央企業將由143家減少到80-100家。到2014年末,中央企業依然有112家,減少了31家,不論是從時間上,還是央企數量上,結果證明央企間的重組并沒那么簡單。近日,媒體記者從一位接近國資委的消息人士獲悉,今后3年,央企將迎來重組潮,預計會從目前的112家縮減至50-60家。央企之間的兼并重組的號角再次吹響。
消息2:2014年12月17日晚間,海螺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海螺水泥和海螺型材雙雙發布停牌公告稱,接到控股股東海螺集團通知,其正在籌劃與公司有關的重大事項。鑒于該事項存在不確定性,經申請,兩家公司股票自2014年12月18日起停牌。接到控股股東海螺集團通知,其正在籌劃與公司有關的重大事項。鑒于該事項存在不確定性,經申請,兩家公司股票自2014年12月18日起停牌。
2014年12月29日,海螺水泥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海螺集團(持股比例36.78%)擬通過改革持股方式,將安徽投資集團持有的海螺集團公司51%股權轉換為直接持有海螺水泥股份。不考慮后續變化,本次變更后投資集團直接持有公司18.76%股權,而此前持有海螺集團49%股權的海創實業也將直接持有公司18.02%股權,考慮到海創實業實際控制人海螺創業原本持有公司5.41%股權,海螺創業從持股數量上超過了安徽省國資委,公司實際控制人將有可能從安徽省國資委變更為海螺創業。
消息3:近日,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在接受行業媒體采訪時說:“中國建材接下來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一是在行業里持續推動限制新增,大力淘汰落后產能。二是加大聯合重組力度,現在的聯合重組不同于以往,之前的聯合重組是“以大吃小”式的,現在主要通過資本紐帶與大企業強強聯合,是更高層次的整合。過去一兩年,中國建材投資了海螺創業、同力水泥、亞泰集團、山水水泥等7家水泥上市公司,促進了行業穩定。三是大力支持和配合錯峰生產。四是做市場競合的一面大旗,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積極倡導“發展理性化、競爭有序化、產銷平衡化、市場健康化”的競合理念,形成良好的市場環境。五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號召,積極“走出去”,加大海外投資建廠和收購兼并,建立中國建材的海外核心利潤區。六是全力打造“四型企業”,即創新驅動型、質量效益型、制造服務型和社會責任型企業?!?/font>
消息4:2015年2月27日,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率集團高管再次訪問海螺水泥。宋志平表示,近年來,海螺在技術、管理等方面給予了中建材無私的幫助。特別是海螺和中建材我們兩家企業的合作,更是創造了行業企業良性競合的典范?!惫娜硎?,2015年海螺將圍繞國家“一路一帶”的戰略部署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水泥出口。
如果我們單獨看以上四則消息,它們之間似乎并沒有什么聯系。但當我們把四則消息放到一起時,我們或許會從中嗅到一絲不尋常的東西。雖然,從現在來看,中國建材與海螺水泥進行合并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區域協同或是進行時。不管是合并,還是區域協同,兩家企業在一起后將會給水泥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現在,我們就大膽的做個假設:假如海螺水泥和中國建材合并,將會給水泥行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讓我們來一起走入這兩家企業。
不管是已成事實的中國南北車合并,還是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中國石化與中國石油爆出的合并傳聞,兩者都證明了:央企間的重組潮確實已經在上演。
2014年,水泥行業實現凈利潤780億元,位居歷史第二位。而海螺水泥2014年實現凈利潤或在137億元左右(根據海螺集團2014年凈利潤151.9億元,根據2013年年報,海螺水泥占比81%算得,海螺水泥2014年盈利大概在137億)。中國建材2014年的凈利潤為103億元。由此可以推算,2014年,兩家企業的凈利潤之和占整個行業凈利潤的30.77%。
如果你還是不了解這是個什么概念,那我們再來看下兩家企業的熟料產能布局。
兩家水泥集團在各省分布情況
如果兩家企業合并,其熟料產能將會覆蓋全國所有地區,23個省份,熟料生產線條數將達440余條之多,占全國熟料線總條數的25.03%。熟料產能之和將達到4.95億噸,約占全國熟料總產能的30%。
若兩企業合并,熟料產能布局及占比
中國建材與海螺水泥現階段的重疊區域主要在華東、中南和西南地區。熟料產能重疊省份共有11個,分別是安徽、江蘇、江西、浙江、山東、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重慶、云南。
從上表的地區占比可以看出,若兩家企業合并,將在華東和西南兩個地區成為真正的龍頭,也能夠提升兩地區的市場把控力。在東北地區,話語權主要體現在中國建材旗下的北方水泥。在中南地區,中國建材旗下的中聯水泥主要在河南布局,而海螺水泥主要在廣東和廣西進行布局。
若兩企業合并,各省份熟料產能占比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在重疊的省份當中,海螺水泥熟料產能占比超過中國建材的省份只有安徽和廣西,其它省份均低于中國建材。雖然海螺水泥在其它省份的熟料產能低于中國建材,但海螺水泥在管理方面要優于中國建材,所以競爭力要比中國建材強,這也許是中國建材入股海螺創業的原因之一。
不僅如此,若兩家企業合并,再積極開拓國外市場,響應國家“走出去”的發展戰略,積極構建海外的核心利潤區等方面都會帶來令人期待的效果。合并后,消滅競爭,整合資源,擴大市場優勢,實現規?;б?,分化企業經營風險,也為進軍國際市場夯實了堅實的基礎和創造優越的條件。
不管是競爭,還是競合,對作為央企的中國建材和地方國企的海螺水泥而言,歷史階段的不同,面臨的任務自然不同,相應的策略也將會不同,最終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另外,市場結構的變化驅使著企業不得不去改變,“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這是常理,水泥行業也不例外,在改變中出現的整合、協同情況將會頻頻發生。當然,以上只是一種假設,兩家龍頭水泥企業是否真能夠在未來實現合并,我們只能讓時間來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