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15-05-20 18:06:28 來源:水泥人網

中建材與海螺“三大”發展戰略對比

中國建材與海螺水泥作為兩家熟料產能過億噸的龍頭企業,他們之間的話題似乎從來沒有間斷過。近日,在與一位業內朋友交流時,朋友突然問:過去幾年,中國建材迅速崛起,海螺水泥也不甘落后,產能急劇增大,但兩家企業的崛起方式顯然不同,前者是兼并重組,后者是自建;現在,兩家企業在延伸產業鏈方面,似乎又出現了不同,前者采取的是進軍商混,而后者選擇的卻是砂石骨料;另外,兩家企業似乎在走出去方面,也有差異。問題是,兩家企業在這三個方面,到底哪家企業采取的戰略更優?

對此,我們主要通過相關數據,來看看兩家集團在這三種發展戰略上,哪家更加有優勢。

產能擴張戰略

首先,兩家企業的產能擴張方式不同,對于這個過去式的問題來說,結果大家有目共睹。對于中國建材的發展,用中國建材董事長宋志平的話來說——中國建材集團的發展史,就是一個不停地和民營企業進行混合發展的歷史。中國建材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重組民企近千家而快速壯大起來的,在企業不斷壯大的同時,企業的負債也大幅提高。除此之外,由于收購企業的生產設備參差不齊,導致企業的生產成本很難控制,進而導致盈利能力下降。所以,從現在來看,中國建材在技改方面,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而海螺集團產能擴張方式主要是以新建為主。新建的最大優勢就是人員、設備好統一,企業成本控制能力強。

那么,從數據方面的體現優勢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我們從兩大集團年報中收集整理出的2010—2014年的產能增長率和利潤率(公司股東權益持有人應占的凈利潤率)的相關數據。

表1 兩大集團在2010—2014年的產能增長率(%)

企業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中國建材

23.3

38.6

58.6

2.5

0.7

海螺集團

1.0

59.2

12.2

6.0

8.7

表2 兩大集團在2010—2014年的利潤率(%)

企業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中國建材

48.6

-58.2

-30.4

16.0

14.7

海螺集團

-75.4

88.1

-45.4

48.3

17.0

在行業整體處于平穩的狀態下,企業產能增長率應該與利潤率成正比。而通過表1和表2我們發現,中國建材隨著產能的擴張利潤是呈現下滑的,而海螺集團隨著產能的擴張利潤是呈上升趨勢的,并且中國建材和海螺集團2010—2014年產能利潤增長率(產能增長率/利潤率)分別為:0.5、-0.7、-1.9、0.2、0和0、0.7、-0.3、0.1、0.5,故中國建材和海螺集團這五年的產能增長利潤率之和分別為-1.9和1。

所以,通過對上面的分析,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從企業盈利角度和過去5年的時間內來看,海螺水泥的產能擴張模式要優于中國建材。

延伸產業鏈戰略

在延伸產業鏈方面,中國建材和海螺水泥的選擇道路也是大相徑庭的,從2011年中國建材選擇進軍混凝土行業、水泥制品等領域的腳步不斷加快,是由其旗下的南方水泥、北方水泥和中聯水泥收購其戰略區域內的商混公司,中國建材是以“兼并重組”的方式進入混凝土產業。從中國建材2014年年報中獲知,截至2014年中國建材的商品混凝土總產能達4.13億立方米,混凝土的營業收入達到272億,毛利率為16.8%。

當中國建材通過大力發展商品混凝土、進行產業鏈延伸時,海螺水泥卻并沒有進入混凝土行業,而是選擇在2014年開始進軍砂石骨料行業,骨料可用于建筑領域,也可用于工業企業脫硫。從海螺集團2014年年報中獲知,海螺集團骨料產能為 1440 萬噸,骨料的營業收入為1.08億,毛利率為51.2%。

雖然中國建材混凝土的收入(272億)遠遠超過海螺集團的骨料收入(1.08億),但從中國建材在混凝土產業和海螺集團在骨料產業的毛利率中比較可知,海螺集團的骨料毛利率(51.2%)遠遠高于中國建材混凝土的毛利率(16.8%),即海螺集團的骨料盈利能力遠遠強于中國建材混凝土的盈利能力。

另外,與其說海螺水泥是延伸產業鏈,倒不如說,海螺水泥在進行“廢物利用”,將礦山資源使用到極致。

布局“一帶一路”戰略

兩家企業除了在國內市場玩的風生水起外,隨著國家提出“一帶一路”的經濟發展戰略,兩家龍頭水泥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布局“一帶一路”,但它們“走出去”的戰略似乎又出現了不同。

在“十一五”期間中國建材實施“走出去”戰略,選擇在蒙古國建設年產100萬噸的水泥項目,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戰略,選擇“陸上絲綢之路”作為“走出去”的首要方向,為中國建材走出國門打響了“第一槍”,目前該項目仍在建設當中,隨后,其又選擇了“海上絲綢之路”布局,首選印尼三寶壟,該項目正處于實施階段。而海螺集團只選擇了“海上絲綢之路”作為企業“走出去”的道路方向,并且海螺集團選擇在印度尼西亞的第一大島——加里曼丹島作為企業“走出去”的第一站,而在去年年末印尼南加海螺一期 3200t/d 熟料生產線已經順利建成投產。除此之外,海螺水泥在印尼孔雀港粉磨站、馬諾斯、西巴布亞等水泥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并且還與緬甸皎施水泥項目 BOT 合作協議正式簽署,而且完成老線技改且效果顯著,5000t/d 熟料生產線正式開工建設。

中國建材和海螺集團走出去的不同戰略與它們自身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密切關系。截止到目前來看,中國建材的布局進度要滯后于海螺水泥。

戰略方向決定未來高度

中國建材和海螺集團在產業選擇、產能擴張和布局“一帶一路”等戰略的不同,對它們未來發展的高度有決定性作用的,從兩大集團在2014年的發展情況我們或許可以窺探一二。

海螺集團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608億元,同比增長10.0%;實現凈利潤110億元,同比增長17.2%,利潤率18.09%;而中國建材在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為1220.11億元,同比增長3.7%,實現凈利潤為59.20億元,同比增長2.7%,利潤率4.85%。從數據中我們可看出,海螺集團的利潤率是中國建材的3.7倍。當然,這只是兩大集團2014年比較的一個結果,至于未來的高度,誰主沉浮,我們還將拭目以待!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