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水泥行業遇到低迷期時,有的企業對接不上或適應不了,而有的企業則視為機遇和挑戰,這就是強者與弱者、強企與弱企的區別!
2015年,可謂是水泥企業最難受的一年,從近期多家水泥企業發布盈利預警來看,上半年水泥企業的盈利下滑已屬普遍現象,據了解,2015年上半年國內水泥虧損企業數達到1339家(含粉磨站),占全部企業數量的40%,行業形勢已十分嚴峻,在宏觀經濟下行,行業利潤下滑嚴重的雙重壓力之下,水泥企業的“出路”在哪里呢?
水泥行業作為傳統行業,長期以來一直被列為“兩高一資型”行業,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行業,尤其是近幾年,“高污染,高耗能”的水泥行業一直被人們排斥著,當然,水泥行業為社會做的貢獻,為我們帶來的便利也不可否認,但在如今這個水泥行業的“平臺期”,行業正沿著低增長、低價格、低效益的“新常態”艱難運行,外加環保的“重壓”,等等壓力倒逼著水泥企業不得不考慮轉型升級,中國很多地區已經開始在重拳治污了,很顯然“高污染,高耗能”的水泥行業在當今的中國已然無法生存了。
那么,“高污染,高耗能”的水泥行業如何轉變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并且能在當今的中國永遠生存下去,是水泥企業該考慮的問題,是行業該思考的問題,如今行業面臨的是產能嚴重過剩、市場持續低迷、資源環境約束加大、技術創新不快等諸多突出問題,行業轉型升級任務十分艱巨。
雖然艱巨,但近年來,水泥行業在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棄物、生活垃圾、污泥、建筑垃圾等成功運行,發展循環經濟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水泥行業部分龍頭企業如海螺、華新等企業形成了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各種類型城市垃圾的環保產業格局,成功實現了“城市凈化器”的完美轉型,向環保業務轉型也不失為目前水泥企業轉型升級的一種選擇。
水泥企業如若普遍實現了從純基礎原材料產業向具有環保功能的產業轉型,如今也就不至于如此難受了,節能和環保是水泥行業永恒的主題,根據我國治污等相關政策來看,環保產業在未來的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會有很大的市場,是未來的熱門產業,隨著各界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關注,如何找出一條對于生態環境影響小、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低碳產業的發展之路,是擺在水泥行業面前必須跨過的一道坎,而此時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問題就成技術創新了。
水泥行業的核心技術也就是借助現代科技發展的翅膀,實現跨越式發展,這就意味著未來水泥不僅僅在水泥裝備、生產工藝、環保裝置等技術方面有一個較大的突破,而且能在信息化管理、自動化管理等管理層面有較大的革新。
在挑戰面前企業不轉型升級,不開闊視野,必定會停滯不前,甚至舉步維艱。從某種意義來說,在水泥行業的“隆冬”期,正是區分強企與弱企的最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