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總結推動水泥企業轉型升級和開展企業循環經濟項目的經驗,金隅(246.25元/噸,0%)集團(股份)公司近日聯合中國建材走進其下屬邯鄲金隅太行水泥有限公司進行調研,對金隅太行在環保、轉型、技術創新和精細化管理方面進行了深入了解。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三期疊加的新常態時期,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和嚴峻的環保壓力,在“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開局的關鍵之年,邯鄲金隅太行深入分析研究當前三期疊加的經濟政治新常態,結合企業現有資產規模、生產技術能力及人員勞效等實際情況,以“實”為基謀劃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將轉型升級作為企業未來生存和發展的突破口。
金隅太行董事長李懷江介紹說,目前河北省水泥產業過剩率已經接近50%左右,但不少企業面對至少4億元的前期投入,沒有意愿退出。針對當前環保形勢的嚴峻要求,金隅太行制定了以循環經濟為導向的綠色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建立能源、計量、管理體系,加快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理生活垃圾項目的開展進度,同時在企業周邊設置綠色屏障,建立生態園區,為企業長治久安打下堅實基礎。李懷江表示,今后金隅太行將抓住“一帶一路”的新機遇,推進國際化拓展,實現人力資源、生產技術的轉移。
李懷江強調,無論是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還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貫穿其中最基本、最本質、最核心的是發展。邯鄲金隅太行將遵循“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客觀規律,繼續做大做強金隅冀南建材基地,實現多元發展,在水泥主業基礎上擴大骨料、機制砂生產規模,鞏固擴大商品混凝土、干混砂漿、礦渣微粉市場,拓展水泥制品、工程技術生產承包服務、商儲物流生產服務業;堅持以技術進步和經營管理創新發展,走產業融合之路,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進一步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擴大與蘇丹阿特巴拉水泥廠合作范圍,增加水泥技術人才輸出,同時積極緊抓“一帶一路”有利時機,深入謀劃國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
據介紹,針對市場萎靡、工程開工疲軟等不利因素,金隅太行主動出招,利用停窯期間對三條窯進行了全面檢修,今年三臺窯的平均日產能力均超出了設計值,日平均生產能力達到6100噸。通過淘汰烘干機等技術進步方式降低生產能耗,避峰就谷科學用電,加大峰峰煤采購使用量,嚴控內部費用等措施全力控降企業成本;通過堅持科技為主導,大力推行技術創新,創新應用新固廢材料砂巖粉提高臺時降低煤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