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舉措的陸續推出,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比想象得要快。然而,我國經濟發展的很不平衡,東部沿海經濟的國際化程度已達到相當的水平,中西部地區改革開放由于起步較晚,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而中國經濟的全面振興及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中西部整體發展水平和競爭力的提升,通過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可以有力促進內陸和沿邊的對外開放,加快推進中西部的經濟發展進程。此外,作為一個海洋大國,我國對東亞及東南亞沿海各國的經貿合作和雙邊關系,仍有拓展和鞏固的空間,建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會帶來更多的戰略機遇。
“一帶一路”,沿線涉及我國西北、東北、西南、華東地區以及東南亞、中亞、南亞等國家,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經濟走廊,預計將產生21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同時,為務實推進“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中國倡導成立了亞投行,亞投行作為“一帶一路”的投融資平臺,能夠幫助“一帶一路”不斷深化互聯互通建設,為基建投資鋪平道路。巨大的基建投資熱潮,必將拉動水泥需求,改善水泥供需關系,為我國水泥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水泥工業,是一個與投資共命運的行業。哪里有投資,水泥企業就會去哪里。哪里未來有投資,水泥企業就會去哪里,將會賺的盆滿缽滿。當前,我國國內水泥產能、產量嚴重過剩,行業發展不容樂觀。而“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據統計,各地方“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經達到1.04萬億元,跨國投資規模約524億美元。隨著“一帶一路”的層層推進,在權衡國內國際市場各方利益下,國內龍頭水泥企業均在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布局“一路一帶”。
海螺水泥
作為我國水泥行業的領軍企業,海螺水泥有著戰略、資源、技術、資金、機制等競爭優勢。在我國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環保政策日益趨緊的大背景下,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在東南亞的戰略布局,轉移國內過剩產能。截止2014年底,印尼南加海螺一期 3200t/d 熟料生產線順利建成投產,印尼孔雀港粉磨站、馬諾斯、西巴布亞等水泥項目有序推進;緬甸皎施水泥項目 BOT 合作協議正式簽署,完成老線技改且效果顯著,5000t/d 熟料生產線正式開工建設。此外,海螺水泥還對老撾、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多個水泥項目載體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并開展前期準備工作。
海螺積極響應國家和省政府“走出去”的發展號召,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海外發展步伐,轉移國內過剩產能,培育新的增長點,這是海螺水泥全面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的舉措之一。
未來在國內,為響應國家嚴格控制水泥行業新增產能,置換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海螺水泥將會通過兼并重組,布局“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省市。通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螺水泥將加快國際化發展戰略的實施,立足東南亞,進一步完善海外市場布局。
華新水泥
華新水泥,是國內水泥行業布局海外市場的先行者之一,受國內水泥市場需求減緩的影響,為了維持利潤,抓住國家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機遇,加快海外建立項目的步伐,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
據水泥人網了解,目前華新水泥在海外布局的生產線共4條,其中,塔吉克斯坦一期3000噸/日已于2013年8月投產;二期3000噸/日在建,預計2015年末可投產;三期3000噸/日擬建,預計2016年投產;另外,華新水泥在柬埔寨收購一條3200噸/日產線,2015年3月也已正式投產。
另外, 華新水泥公司正在開展對東南亞、中亞、非洲等地的調研,已完成海外十個國家項目初步研究,儲備潛力項目4 個,未來有望加速拓展海外生產線,立足中亞。
中國建材
中國建材作為國內熟料產能最高的龍頭水泥企業,近幾年也在積極布局“一帶一路”。2013年初,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兩家企業中國建材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與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簽署了在蒙古國建設年產100萬噸水泥項目的EPC總承包合同。據水泥人網了解,目前,該項目仍處于在建當中。
2012年3月20日,中國建材宣布,計劃投資5億美元在印尼三寶壟投資建設一條6000t/d的水泥生產線。直到2014年10月25日,中國建材旗下公司中國建材工程才與佳通集團在新加坡簽署了印度尼西亞日產60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工程總承包合同,這也標志這,中國建材在東南亞的首個熟料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上峰水泥
作為國內水泥大企業之一的上峰水泥也在緊隨“一帶一路”步伐,淘金中亞水泥市場。據水泥人網了解,上峰水泥已與ZETH國際達成合作協議,共同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建設一條日產2800噸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和配套水泥粉磨項目,該項目是上峰水泥國際化發展的新起點。
面對當前國內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嚴峻形勢,上峰水泥抓住“一帶一路”機遇,投資中亞地區跳出區域限制,積極布局海外,為突破國內過剩困局和自身成長瓶頸打開了局面。
通過對“走出去”的龍頭水泥熟料基地的布局,我們可以看到,相關水泥企業都在有意或無意的避免重復布局,而是有選擇性的沿線布局。另外,除了像華新水泥、海螺水泥、中國建材、上峰水泥等實力強大的水泥企業“出海”之外,2014年5月份,陜西藥王山水泥與卡珀塔蓋宜工程有限公司也簽訂在哈薩克斯坦建一條5000t/d水泥熟料線的項目。
借助“一帶一路”的春風,我國越來越多的水泥企業出現在印尼、緬甸、越南、老撾、尼泊爾等基建水平不高、水泥需求旺盛的國家。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雖然我國水泥生產技術領先,已經具備“走出去”的基礎,海外建廠優勢凸顯,但是目前水泥產業對外投資合作還處于起步階段,還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和承受著多種風險。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國內國際市場,小編認為各水泥企業應與國家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充分調研,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