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非地區水泥生產商擔憂,如果政府不控制進入東非地區市場的低價進口水泥比例,他們可能很快就被擠出地區市場。
在一次聯合新聞發布會上,東非水泥生產商呼吁,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工業生產,政府應調整水泥相關貿易政策。調整政策將有助于保護隨著廉價進口水泥進入東非市場數量的增加而處于崩潰邊緣的當地水泥產業。外國品牌水泥威脅本地水泥產業的生存,如果不立即采取對策,將造成市場扭曲。東非地區處在幫助本地水泥產業加強競爭力或開放市場摧毀多年建立起來的水泥產業的選擇關口。
盡管烏水泥進口規模仍較小,但坦桑尼亞的形式嚴峻,已有2家水泥生產商停產。能源成本高、公路和鐵路基礎設施差、保護性稅率低、政府補貼缺乏等因素造成本地品牌水泥成本高,使得本地水泥難以同世界水平競爭。在肯尼亞,電13美分/千瓦時,烏12美分/千瓦時,坦桑尼亞10美分/千瓦時,而在埃及和中國,只有3美分/千瓦時。東非水泥生產商稱,不像國外生產商能獲得政府大額財政補貼以降低成本,本地區政府不給當地水泥生產商任何阻礙產業競爭性的補貼。烏主管官員稱不準備對無法生產足夠產品以滿足當前需求和處于崩潰邊緣的國內水泥產業進行投資。
東非海運和陸路運費費率因全球經濟衰退而更加低廉,這使得東非成為廉價水泥最受歡迎的傾銷地。進口水泥不受制于地區法定稅制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國家標準。進口關稅從35%降至25%是進口水泥大量涌入東非市場的主要原因。業內人士警告說,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政府將看到烏水泥生產商停產。據稱,進口水泥來自中國、埃及、印度和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