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剝離水泥業務之后,秦嶺水泥(600217,SH)的經營狀況發生了明顯變化,正如公司此前所言“業績扭轉了此前連續虧損的面貌”。而另一項很明顯的變化是,公司的應收賬款不斷增加,近一年來保持在10億元以上。
秦嶺水泥8月30日公布的2016半年報顯示,公司當期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雙降。而其應收賬款高達15.48億元,超過公司總資產的一半,使得公司現金流明顯吃緊。
秦嶺水泥董秘辦一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公司也注意到了(應收賬款高企)這個狀況,也很努力和積極地想把這一塊做好。”
為了緩解現金流緊張及負債率過高的問題,秦嶺水泥則通過定增來補充流動資金。公司8月16日發布的定增預案顯示,公司計劃募資不超過4.6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目前該預案尚未獲核準。
秦嶺水泥在中報亦稱,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經濟環境,公司在積極推進非公開發行股份,籌集流動資金的同時,強化管理,降本增效。優化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與拆解結構,積極延伸產業鏈,加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物的精細化分選及深加工水平,提升產品附加值,努力確保盈利水平。
應收賬款不斷增加
秦嶺水泥半年報顯示,當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8億元,同比減少26.88%;凈利潤為2558萬元,同比減少67.88%。
對于營收凈利雙降的原因,公司解釋稱,業績下滑主要是受市場競爭加劇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行影響,導致公司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量下降而造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剝離水泥業務之后的秦嶺水泥,雖然改善了業績虧損的局面,但其應收賬款卻大幅增加,使得公司現金流較為緊張。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秦嶺水泥應收賬款為15.48億元,較年初的12.39億元增加了3.09億元,而15.48億元已經接近公司2015年全年的營業收入。
記者注意到,應收賬款數額最大的是一非關聯方企業,金額為15.18億元。秦嶺水泥2015年6月30日、2015年12月31日以及2016年6月30日應收賬款分別為11.8億元、12.4億元以及15.5億元。其凈額分別占同期末資產總額的51%、51%和54%。公司應收賬款不但規模龐大,且增速也非常明顯。
“應收賬款的持續高企,容易造成公司資產負債率過高。”在做某上市公司資產收購的一上海公司財務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公司的現金變少,往往會迫使企業舉債經營,增加生產經營成本。”
與之佐證的是,秦嶺水泥當期短期借款一項便高達9.84億元。受此影響,公司資產負債率為66.62%,較期初增加了4.67個百分點。
曾數次定增補充流動資金
應收賬款的高企也使得秦嶺水泥現金流吃緊,公司2016年1~6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07億元,而截至2016年6月30日,秦嶺水泥庫存現金為31萬元,銀行存款為8308萬元。為彌補經營資金短缺,公司不得不靠定增來籌錢。
2016年8月15日,秦嶺水泥發布定增預案二次修訂稿,擬募資不超過4.62億元,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對于此次定增,秦嶺水泥坦承,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資產負債結構不盡合理,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抗風險能力,制約了公司長期融資和可持續發展。補充流動資金可以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提升公司持續發展能力。
事實上,秦嶺水泥對于資金的需求早在2015年便已凸顯。公司2015年11月便發布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3億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不過隨著相關中介機構被立案調查,定增申請于今年6月底被證監會中止審查。
就公司應收賬款高企及定增事宜,前述秦嶺水泥董秘辦工作人員坦言,“公司也注意到了(應收賬款高企)這個狀況,也很努力和積極地想把這一塊做好。具體怎么做,公司領導決策層會有一些東西出來,希望以后報表上的數字會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