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耐火材料。推廣無鉻耐火材料、耐燒蝕與隔熱保溫一體化、結構功能一體化的長壽命新型耐火材料、微孔結構高效隔熱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
(六)化學建材和裝飾裝修材料。推廣使用長壽命、低滲漏、免維護的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管材、管件及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密封膠、熱反射涂料和熱反射膜。推廣應用水性、粉末和高固體分等低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涂料、密封材料、建筑膠黏劑。發展無污染、健康環保的裝飾裝修材料。
2.培育區域特色產業
統籌資源稟賦、環境容量、交通物流、市場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在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源地或規劃建設區周邊,支持發展特色非金屬礦采選和深加工業,合理培育區域特色建材產業,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產業集聚的生產基地。
專欄5 區域特色產業培育行動
(一)華北地區。京津冀協同發展,實現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利用尾礦資源生產建材產品,培育石墨烯材料。河北提升玻璃產業水平,規范發展保溫材料產業。山西打造玄武巖纖維、耐火材料產業基地。內蒙古依托石墨資源優勢,發展石墨深加工。
(二)東北地區。遼寧發展菱鎂、滑石、硅灰石、膨潤土深加工產業,加快陶瓷升級改造。吉林發展硅藻土、硅灰石深加工產業,農林剩余物綜合利用,碳纖維及復合材料。黑龍江重點發展石墨及深加工產業,壯大石墨烯等新材料產業。
(三)華東地區。上海加快發展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江蘇重點發展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石墨烯材料、凹凸棒、高嶺土深加工產業。浙江發展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石墨烯材料,膨潤土深加工產業。安徽重點發展工業玻璃,提升硅產業基地。江西發展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陶瓷,硅灰石、黑滑石深加工產業。山東發展工業陶瓷、玻璃加工、石墨烯、滑石深加工、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等產業。福建推動陶瓷、石材等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強玻璃、高嶺土深加工產業。
(四)中南地區。河南發展超硬材料,提升耐火材料。湖北依托水運優勢,發展石材深加工,打造中部石材集散中心。湖南發展裝配式建筑所需部品部件,推動玻璃產業升級,發展海泡石、隱晶質石墨深加工產業。廣東進一步做優做強建筑衛生陶瓷、玻璃、高嶺土深加工等產業。廣西打造滑石、碳酸鈣、高嶺土深加工產業示范基地,承接東部建筑衛生陶瓷轉移。海南發展海工水泥及制品、工業玻璃及深加工。
(五)西南地區。重慶推動玻璃深加工、石墨烯等產業發展,發展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四川做大做強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推動陶瓷轉型升級。貴州利用資源優勢,打造石材產業基地。云南重點發展硅砂、玻璃深加工以及木結構所需部品部件等產業。西藏發展新型綠色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