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6月,葛洲壩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綠園科技有限公司以現金出資5.5億元,控股55%與大連環嘉集團共同設立葛洲壩環嘉再生資源有限公司,進入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
“從上世紀70年代起,葛洲壩集團先后承建了數千項水利水電項目,并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泥、民爆、裝備制造等領域不斷突破,我們始終堅持綠色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積累了開展節能環保業務的豐富經驗。”在聶凱看來,葛洲壩集團每個員工身上傳承的“革命精神”是最為珍貴的,“我們有一支好的隊伍,敢為人先、勇于擔當、樂于奉獻。因此我們決定做環保,就不怕從零起步,只要介入,就一定要在技術層面站到制高點。”
事實上,對于葛洲壩而言,環保業務是陌生的。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更是難上加難。然而這個顧慮在葛洲壩集團副總經理郭成洲看來卻是無足輕重的——“外界都在說環保市場已經充分飽和,實質上只是數量上的飽和。技術領先、資金充足、管理經驗豐富的環保企業鳳毛麟角。”郭成洲告訴記者,葛洲壩從一開始轉型環保之初就給自己劃定了“門檻”,“我們希望可以將環保當做一份終生的事業去做,引領國民環保意識的增強,從而最終履行央企的社會責任,完成我們的使命和擔當。”
郭成洲對目前整個環保市場十分看好,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國家大力支持環保產業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但目前出臺的政策還有待完善。這樣容易造成一部分企業享受不到相關政策的扶持。國家有關部門機構應該仔細研究各地方區域的污染程度,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措施。”
舊瓶裝新酒,“支招”新技術
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是葛洲壩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國家重點支持的60家大型水泥集團之一,也是全國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的大壩糧倉”。然而面對產能過剩矛盾與環境保護的雙重壓力,傳統水泥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水泥企業如何化挑戰為機遇?身兼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郭成洲給出了這樣的答案,風雨兼程40多年,葛洲壩水泥以“做水泥行業的環保領跑者”為愿景,堅定不移地走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始終走在水泥工業創新發展最前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圍繞節能減排及資源綜合利用、新型生產技術開發、研究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三大主線,著力推進企業由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行業向清潔高效的現代產業轉變,實現了由“灰”變“綠”的華麗轉身,走出了一條全新的生態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