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東水泥近日公布2016年3季報,實現收入90.76億元,同比增6.51%;實現歸母凈利-4.5億元,同比減虧46%。其中3季度實現收入38.16億元,同比增11.95%;實現歸母凈利4.75億元,同比增159.3%。
3季度區域需求增速有所下滑,盈利大幅提升。2016年Q3受暴雨、G20限產等影響,全國水泥需求增速環比有所下滑,全國3季度需求增速1.6%,上半年增速為3.2%。而公司重點布局的京津冀區域作為上半年需求恢復最好的地區,Q3也同樣出現了增速下滑,單季度增速由上半年的15.9%降至10.7%。受此影響,公司Q1-3實現水泥熟料銷量約5900萬噸,增速降至13%,前值為17.7%。相對于需求,Q3價格的表現更好,區域在6月初、7月底分別推漲20-30元/噸,均價環比Q2有較大幅度提升;成本方面,雖然煤價的快速上漲導致成本上行,但考慮到煤價快速上漲時點發生在8月初而水泥企業一般有30-45天的庫存周期,故3季度成本的上漲幅度相對有限;Q3噸毛利提升至約54元/噸,環比、同比提升幅度均超過25元/噸。
期間費用的管控進一步提升了Q3盈利水平。Q3噸期間費用合計約38.5元/噸,同比降約14.8元/噸;其中噸管理費用降12.3元/噸至17.5元/噸,噸財務費用降3.2元/噸至13.9元/噸。噸毛利的提升疊加期間費用的下降,公司噸水泥凈利同比有較大幅度提升,Q3噸凈利約22.3元/噸,去年同期為-40元/噸。
短期煤價上漲和公路查超推動價格超預期上漲,盈利進一步改善。9月底開始,全國嚴格整治路運超載,另外煤價也大幅上調,導致水泥企業生產和運輸成本有所增加。但今年各大區域主導企業協同較好,京津冀、華中、華東、華南、西南、西北等地區紛紛開始大幅推漲水泥價格,京津冀區域漲幅約50-70元/噸,基本可以完全轉移煤價和查超帶來的成本上漲,甚至還有盈利,這一波上漲略超市場預期,從歷史經驗也表明大多數情況下煤價上漲對行業確實是有利的。
河南11月起強制關停區域產能短期利于推漲價格,而長期意義更大。9月底河南省政府下發117號文件強制執行11月1日至明年1月31日全區域停產以來,區域水泥價格大幅上漲130-150元/噸至400元/噸以上,短期利好京津冀、湖北、山東等周邊地區推漲和穩價。而長期來看,由政府主導強推區域停產或限產計劃等行政手段相較于市場化的手段解決行業產能過剩、運行效率低下、全行業盈利低迷等問題效果更快、更顯著,這方面在煤炭、鋼鐵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已經可以看到效果。現在水泥行業開始出現地方政府行政手段的推出,未來政府加強水泥供給側改革的趨勢可以預見,特別是過剩嚴重、盈利較差的北方區域供給側改革必定會加強,而公司所在的京津冀區域值得重點關注。
4季度水泥單噸盈利將更好,全年實現扭虧可更樂觀些。我們預計4季度公司水泥噸毛利仍將繼續改善,Q4至少能實現3億元以上的凈利潤,如果近期的漲價執行情況較好,盈利將更大。另一方面,公司具備通過非主業盈利實現扭虧的客觀條件,且公司扭虧意愿較強,我們預計全年實現扭虧概率較大,但也需要重點關注影響實現扭虧的風險點,包括秦嶺水泥的股價、10/11兩個月區域的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