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和意大利水泥集團的合并重組已趨于尾聲,2016年內將完成全部程序,2017年將產生又一家大型國際水泥集團。目前,海德堡和意大利水泥集團在美國的市場份額為13.6%,僅列于LH的18.75%,占第二位。我國水泥集團通過與海德堡集團的合作進入國際高端市場,同樣不失是另一條可以嘗試的途徑,其成功率可能不遜于和LH集團的合作。
此外,例如墨西哥Cemex、意大利BuzziUnicem、巴西Votorantim、希臘Titan、愛爾蘭CRH等國際知名的水泥集團也可能會對我國進入國際高端市場有所幫助,應予以關注,茲不贅述。
2.世界主要水泥生產國家(地區)概況
2.1美國
美國的水泥消費量隨著其經濟發展變化的上行或下行具有緊密的同步性。1998~2005年是上行期,水泥消費由9800萬噸上升到1.22億噸,之后因金融經濟危機的影響,水泥消費量猛跌到2009年的6840萬噸,跌幅高達44%;2012年上升到7560萬噸,經濟形勢有所回升,2015年達到8900萬噸。據美國波特蘭水泥協會PCA預測,2020年很可能恢復到2004年的水平,達1.13億噸。在經濟危機的2008~2011年間,美國乘水泥需求銳降,產能利用率曾降到60%左右之機,隨即逐步地淘汰了近1300萬噸產能的落后水泥生產線約30條,主要是一些濕法廠、半干法廠和1500tpd以下的SP窯生產線,占當時其水泥總產能的15%。2013年其產能利用率就回復到了72.3%。在市場經濟法則下,無需政府操心,其淘汰落后產能之及時和“神”速,與我國現今還在“去產能”的艱難歷程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值得我國思考研究,也可能是他們那些生產線太落后了,早就該淘汰之故吧。
2015年美國有22家水泥公司,92家水泥廠,134臺水泥窯,12個粉磨站,熟料產能9800萬噸,水泥產能1.15億噸。在22家水泥公司中有12家純屬外資企業,占全美水泥總產能的76%。對于新建或改擴建的水泥項目,美國州政府主要管環保和礦山與廠區土地的審批,其他經濟范疇的決定完全由投資方自主決策。
在經濟危機谷底的2010年,美國熟料產能利用率曾下降到60.9%,而在2005年的高峰期卻曾高達93.3%。這表明,其實產能利用率是一個彈性很大的指標,利用率的高低只反映水泥的供需平衡關系和水泥價格,應該與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沒有直接關系。所謂產能利用率太低,水泥供過于求就會惡性競爭,大打價格戰,其決定性的根源看來還是企業素質及其商業道德問題。
2015年美國消費水泥8900萬噸,其中進口水泥1116萬噸,熟料產能利用率為77.3%,水泥的是75%。如果2020年水泥需求達1.13億噸,在沿襲每年進口1000多萬噸水泥和繼續淘汰若干落后產能的情況下,顯然存在約1000萬~1200萬噸的產能缺口,須通過新建和改擴建水泥項目來補缺。這正是幾家世界一流水泥成套裝備供應商特別關注的重大商機。在世界許多國家已經顯露水泥產能趨于供需平衡的節點上,我國要抓住的不僅是這一商機,更重要的是要拿到躋身國際高端市場的通行證。這次一定要力爭取成功挺進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