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地處歐亞大陸之間,是除中國和印度以外水泥產能超過1億噸的世界第三位的國家,也是水泥出口一貫名列世界前茅的國家。2015年產能1.08億噸,全國有19家水泥公司,49家水泥廠,20家粉磨站,前5家公司的產量集中度達46.8%,水泥產量8200萬噸,出口水泥1000萬噸,出口熟料250萬噸,產能利用率76.6%。按照土耳其經濟發展形勢以及正擬進行的大型基礎建設項目之需,預計近3年內將有顯著的提升,水泥產能和產量將分別達到1.35億噸和9000萬噸,水泥和熟料出口合計3750萬噸,淘汰一些落后產能后,實際有效產能約1.25億噸,利用率72%,處于較理想狀態。
由此可知,土耳其在未來3年內將新建和改擴建1700萬噸的新增水泥產能,如果上述計劃能如期實施的話,這對中國企業將是一個很好的商機。
這里還有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兩個位于北非彼此相鄰的國家。大家知道,非洲是世界僅剩的一大片水泥需求將大幅增長的潛在市場,相對于已經開始起步的北非來說,南部和中部非洲的發展空間與潛力更大。這兩個國家現在所謀劃的正是著眼于此。它們都是近年相繼從水泥進口國轉變為出口國的,在出口水泥價格每噸高達100多美元的驅動下,有意向充分發揮其水泥工業基礎設施齊備,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擴大產能增加水泥出口,開拓非洲南部和中部市場之勢。摩洛哥還有海運的便利。因為潛在市場的容量很大,近中期內不會與Dangote發生矛盾。估計在今后3~5年內,這兩個國家每年都可能會新增1~2條水泥生產線,我國的EPC工程總承包將是頗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
另外,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和歐洲許多國家的基礎建設似乎已趨于“飽和”,加之較長時期的經濟增長滯緩,近期對水泥的需求有減無增,幾乎沒有商機。南美的巴西和墨西哥也是傳統的水泥大國,但因國內時局影響,經濟增長遇阻,水泥需求疲軟,近期商機不多。南非基本上也是處于這種境況。位于西亞的獨聯體(CIS)諸國和蒙古等,前幾年都新建了幾個水泥廠,水泥產能已顯飽和甚至過剩。但是在“一帶一路”經濟圈的范圍內也可能還會有一些中小國家,例如緬甸、尼泊爾、馬來西亞、安哥拉、莫桑比克、巴布亞新幾內亞、阿根廷、哥倫比亞等,或會有新建1~2座現代水泥廠的需求,這就有賴我們的搜索跟蹤與機緣了。
應該指出,除了成套水泥生產線以外,我國的水泥窯余熱發電以及協同處置廢棄物的成套技術裝備的國際化合作,對于諸多水泥工業較發達、缺煤缺電和城市化程度較高的新興國家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為這些項目正是它們現今所需要的。余熱發電和協同利廢工程較單一,涉及面少,施工期短,風險可控度高;加之我國在這兩項成套技術裝備方面與國際競爭廠商相比優勢較明顯,利潤可以不再那么薄,因而其經濟效益會比成套水泥生產線項目的好一些。這方面的商機和市場開拓也是很有潛力的,我國已有實力可以分享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希望抓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