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多年沒有達到理想狀態,與中大型水泥企業的去少增多有很大關系。我們看2015年以及2016年部分大中型水泥企業熟料產能表,如下表所示:
部分大中型水泥企業2015、2016年熟料產能表 | ||||
企業名稱 | 2015年熟料產能(萬噸/年) | 2016年熟料產能(萬噸/年) | ||
合并 | 中國建材 | 31047 | 31453 | |
中國中材 | 8706 | 8784 | ||
安徽海螺 | 18836 | 20376 | ||
合并 | 冀東水泥 | 7080 | 7080 | |
金隅股份 | 3543 | 3460 | ||
華潤水泥 | 5906 | 6325 | ||
山水水泥 | 5150 | 5460 | ||
臺灣水泥 | 4067 | 4067 | ||
天瑞水泥 | 3364 | 3364 |
看上表,只有冀東水泥、天瑞水泥、臺灣水泥熟料產能沒有變化,金隅股份減少了微不足道的幾十萬噸年產能,其他的各水泥企業熟料產能都明顯地增加了,其中中國建材集團與中材合并后,累計增加了484萬噸年產能,而海螺水泥產能增加得近乎瘋狂,一年增加了1540萬噸年產能,華潤水泥增加了419萬噸,山水水泥增加了310萬噸。
大型企業因實力雄厚,應對國家政策的能力靈活多變,為了讓企業能正常運轉以及謀長遠發展,國家讓淘汰2500t/d的生產線,大企業可能會響應號召,淘汰1條2500t/d的生產線,而上1條10000t/d的生產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看似數量沒變化,但產能卻增加幾倍了。
而小型水泥企業,或者選擇被并購,被重組,或者選擇勉強支撐,無論怎么樣,小型水泥企業所擁有的產能總會被變相保留或增加,這也是近年來,產能為何多年來未去反而增加的原因之一。
通過水泥窯協同處理垃圾保留產能
早在2015年4月工信部曾印發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提出繼續做好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工作,嚴禁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產能。實施辦法明確指出,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建設,須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
針對此辦法,水泥企業絞盡腦汁,為了規避無故新增產能的罪名,又能保留已有的水泥生產線,開始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方案。一時熱血沸騰,多少知名企業投入其中,據了解福建龍麟投資7.7億元,建設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示范項目。華新水泥(信陽)有限公司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生活垃圾項目于2014年10月建成投產,該項目總投資約9450萬元,每年可處置信陽市政生活垃圾29萬噸。
水泥企業花費了不少資金投資生活垃圾示范項目,看上去是沒有新增水泥產能,但是變相保留了本該淘汰的水泥生產線,導致產能置換,又引發新的產能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