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16-12-12 08:25:21 來源:南京日報

為不給侵略者生產水泥 想盡辦法拖延不開工

“我今年90歲了,寫這本書花了14年時間。”12月11日,《風雨如磐憶江南——陳范有與江南水泥廠》一書首發式在南京舉行,該書作者蘇州大學前校長、中國民族企業家陳范有長子陳克潛教授說,在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這本書出版是對父親最好的紀念。

《風雨如磐憶江南——陳范有與江南水泥廠》一書,記述了陳范有等中國民族工業的杰出代表創辦南京江南水泥廠的艱辛歷史,國際友人卡爾·京特、貝恩哈爾·辛德貝格等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機智護廠以及江南水泥廠難民營救助和庇護南京難民的往事。

陳克潛說,這本書是他和現在在美國的老四陳克澄合作撰寫的。2002年,81歲的卡爾·京特夫人及其子克勞斯·京特應邀訪問南京和江南水泥廠舊址,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引起了他的注意。再加上2004年弟弟從美國洛杉磯回南京后,從一位民間收藏家手中獲得了一批江南水泥廠資料檔案,是父親親筆起草的《江南水泥廠之歷史與內容及擬為政府部分加工之建議》,共有54頁。他仔細閱讀后,決定以這些檔案史料為基礎,撰寫這本書。

“父親是很嚴厲的人,在家中從來不談工廠事。”陳克潛說,抗戰期間父親在南京,全家其他人都在天津。自己1944年高中畢業都是在天津念的書,對1937年12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江南水泥廠保護難民的事,過去并不了解,是后來研究父親留下的檔案時才知道的。有一個細節印象深刻,當時為了保全工廠不被日軍占領,父親用重金聘請了德國的京特、丹麥的辛德貝格護廠,每月工資2000元,而當時普通工人月工資10元、高級職員70元。正因為有外國友人護廠,江南水泥廠才設立了難民營,保護了3萬人生命安全。

“民族氣節是父親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說起這本書最大的亮點,陳克潛說,1937年12月侵華日軍攻占南京,當時江南水泥廠已進入試生產階段。為了不給侵略者生產具有戰略物資價值的水泥用來修碉堡工事、飛機跑道、軍事設施,以陳范有為代表的股東們,尋找種種理由拖延不開工,8年期間沒有生產出一噸水泥,導致投資顆粒無收。最終工廠被侵華日軍拆掉生產設備,幾乎被完全毀掉。“這應驗了中國一句老話: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陳克潛如是說。

寫書的14年是備受煎熬的14年。陳克潛1995年患腦梗塞,腦缺血、視覺神經萎縮,只能進行短暫的寫作和閱讀,不能使用電腦,全書19萬多字,都是陳老手寫的,然后由夫人陸忠娥教授用電腦打印成文,再反復修改。陳克潛說,這本書成稿后,還得到了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任張連紅, 江蘇省近現代史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孫宅巍和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楊穎奇研究員的幫助,終于和讀者見面,算是了卻了自己的一樁心愿。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