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中材水泥重組中材安徽。
到2012年4月,中材安徽3條日產4500噸水泥的生產線全部開始發揮產能效力,擁有熟料產能465萬噸、水泥粉磨能力250萬噸、年吞吐量580萬噸自營專用碼頭的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是中材水泥也是中材股份內部產能最大的單體水泥企業。
2012年是中材水泥成立的第十個年頭,同時國內水泥行業也進入全面過剩和惡性競爭階段,中材水泥審時度勢,結束了國內水泥產能布局,開始謀求可持續發展。
而坐落在巢湖之濱的中材安徽,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礦山資源、優秀的經營能力,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中材水泥國內戰略升級的“試驗田”。
中材水泥和中材安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就此開始。

一、戰略定位水泥上下游,業務尋求相關多元化
對于2012年的中材水泥來說,“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戰略目標,也是一個美好的夢想。究竟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做到什么程度算是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凡事總有第一步,中材水泥組織了技術專家和投資專家等多個團隊,結合國內外水泥行業的發展方向和成功案例,結合中材水泥各所屬企業的資源配置、區域位置、客戶需求等綜合因素,逐漸形成了“優化資源,發展上下游產業鏈,推進環境友好戰略和國際化戰略”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并以此為指導,為中材安徽量身打造出了一套精致的升級方案——“充分發揮熟料水泥產能,以商混、機制骨料、水泥制品實現相關多元化,以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推行環境友好戰略,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

接納車間現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