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我市環境空氣質量AQI(空氣質量指數)達標率87.9%,PM2.5濃度為43ug/m3,相對變化率列全省第一。全市21個地表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集中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去年,我市加大治霾力度,保證治污減排全方位推進。全市共淘汰“五爐”277臺,其中巨化9號、10號機組完成脫硫脫硝裝置、除塵系統改造并投入運行,煙氣排放已分別達到超低、超凈排放標準;完成衢州元立金屬制品有限公司1號、2號球團脫硫改造工程2個,推進元立集團一期焦爐廢氣脫硫技改工程。
此外,我市實施治理涂裝、印刷、合成革、橡膠和塑料制品、木業、制鞋等行業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治理74家,重污染行業專項整治實施達70%以上;實施工業鍋爐改造3個、水泥廢氣提標改造項目12個、再生銅、鋁、鉛、鋅企業廢氣提標改造8家、無機化學企業廢氣提標改造8家。據統計,市本級45家重點企業全部實行“陽光排污”制度。
“作為‘霧霾’元兇之一,黃標車問題一直被人詬病。去年,我市共淘汰黃標車、老舊車3577輛,為衢城的好天氣掃去障礙。”市環保局總量處處長吳清華介紹,今年還將繼續加大淘汰老舊車的工作力度。
“日趨成熟的智慧環保體系,保障監控、預警、執法暢通快速。目前,我市已完成1470套污染源自動監測建設,構建起了工業、養殖業、危廢、城鎮生活污水和環境質量五張‘天網’體系,全年不斷開展智慧環保亮劍行動,為打造優勢生態環境保駕護航。”市環保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張紅劍說。
環境越來越好,市民都有切身感受。據省統計局調查,2016年我市生態環境滿意度測評位列全省第二,測評分數比上年提高6.17分,市民對于環境的滿意度日漸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