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預計年底開通的地鐵7號線、8號線列車,也有部分在黃陂生產。武漢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寶安稱,如果時間充裕,可能加大在本地配套的比例。
另外,光谷有軌電車T1、T2線采購有軌電車26列,其中20列也在黃陂生產,已完成首列車試制,正陸續生產和交付。
李寶安介紹,為做好有軌電車產品,公司投入6000萬元,新增各類工裝設備50余套,并從芬蘭進口價值400萬元的氣墊船倒運車輛,引入國內一流的充電裝置,全方位升級改造調試供電制式。此外,為了適應有軌電車對溫度、濕度以及空氣顆粒物的標準要求,在生產過程中,車內地板布、車窗玻璃全部在恒溫恒濕的作業間進行粘接,車間地面一塵不染;建成同行業信息化集控程度最高的裝配流水線,車輛生產過程及物流配送實現可視化、智能化。
據了解,武漢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落戶后,已獲得6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在武漢市場份額大幅提高,產值更是年年遞增——2014年:1億元;2015年:4億元;2016年:12億元。預計今年將增長70%,達20億元!
日前,省經信委印發《湖北省軌道交通裝備“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將從目前約130億元,提高到600億元。“漢產”軌道交通列車,也將迎來新的更大市場空間。
工程建造領域
“三大”“兩小”共舞
地鐵建設中,前期技術咨詢、勘測設計僅占整體造價的2%左右,“大頭”全在施工環節。
根據最近3年合同總額排名,武漢軌道交通施工領域本土前三強分別是:
中鐵十一局,110億元,在建項目包括被譽為“亞洲最美綜合體”的光谷綜合體,這是地鐵建設的巨無霸工程;
中建三局,36億元,在建項目有地鐵陽邏線、紙坊線部分車站、區間,僅陽邏線,就有10臺盾構同時掘進;
葛洲壩集團,19億元,承建紙坊線部分車站、區間等。
這些總部在漢的老牌央企,在武漢地鐵建設中大顯身手。
而武漢兩家地方國企武漢建工集團、武漢市政集團,也快速成長,分別拿下15.5億元、13.7億元的地鐵訂單,出手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