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及水泥行業中期任務時,喬龍德會長指出:首先要把淘汰落后產能貫穿始終,這也是2017年的工作突破點,但這不僅是2017年一年的工作,所以我們提出先把5億噸左右的落后產能淘汰掉。其次的任務是推進兼并重組,新的說法是水泥企業3500多家,最低要減少四分之一,起碼淘汰800家,這是一個很大的量,但這是化解產能過剩的必由之路,也是行業科學、規范管理的必由之路,更是落實“十三五”建材發展規劃的必由之路。還有一個推進節能減排,提出“十三五”期間三年內要全部達標,今年是第二年,任務很艱巨。三項任務要齊頭并進,融入今年的工作中。
水泥行業當前的任務是出臺貫徹國辦發〔2016〕34號文的可操作性的政策,使得34號文件精神在全國各省市落地見效。喬龍德會長表示:具體來講,行業當前的任務首當其沖就是要淘汰落后產能,并由兩個二代技術裝備帶動行業整體提升;其次,行業自律、限產、錯峰、穩增長、增效益等仍然是今年工作的重點;第三個是去產能,推動政策轉換出臺新的政策;第四個是創新區域治理的辦法和規則;第五,堅決遏制新增產能,新增產能要給予嚴肅的處置和處理。喬會長繼續闡釋:水泥行業要鞏固好穩增長、增效益取得的成績,保持好來之不易的經過大量工作而扭轉過來的好勢頭,各區域都要明確提出淘汰落后產能的數量,制定限產停產、錯峰生產的工作計劃和方案。面對當前的形勢,大家不能夠掉以輕心,防止下滑與反彈,防止認識不一致導致取得的成績前功盡棄。
2017年協會工作重點“2233”:
兩個突破、兩個創新、三個推進、三個加強
喬龍德會長在記者面前并不那么嚴肅,他喜歡在解釋問題時偶爾引經據典或開兩句玩笑。幾乎不用記者過多的提問,有關今年行業的重點工作及如何有效付諸實施等問題,便已在他的話語中清晰展現了出來。他隨身攜帶的一沓手寫稿件,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如果觀察仔細,還能看到上面標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這些手寫稿件,每一張都匯聚著他對行業形勢的清醒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
在談到“今年行業協會的重點工作應放在哪些著眼點上并有效付諸實施”時,喬會長用了“2233即:兩個突破、兩個創新、三個推進、三個加強”進行了精辟的解讀。喬會長指出:中國水泥協會2017年的具體重點工作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概括,首先是兩個突破:第一個是去產能要有實質性的突破。其中分為兩個層面的突破,一是我們提出的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要得到國家的承認,而且要啟動,淘汰對象要對號入座,二是淘汰落后品種。停止生產32.5水泥要有新進展。第二個層面是34號文件轉化為淘汰落后產能具體政策的突破,比如搞補貼政策,政府有沒有補貼政策,沒有的話水泥行業能不能產生一個補貼政策?要落后的產能退出市場,不能只號召,還要找出切實的解決方案,退出的要有出路,生存的要出點血。這兩個突破實際上都集中在結構調整和去產能上,一個是政策突破,一個是落后產能淘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