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一例刺殺辱母者案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事由:女企業家蘇銀霞,向高利貸老板吳某,以10%的月息借了135萬元。因無法還清欠款,遭到對方暴力催款。期間,女企業家曾四次撥打110和市長熱線,未果。事發當日催款人百般污辱女企業家。匆匆趕來的民警未能阻止。見狀,其22歲的兒子摸出一把刀對催款人行刺,致3人受傷,1人死亡。

部分地方政府不作為導致水泥違規建線屢禁不停
山東這次的刺殺辱母者案,造成一死三傷惡果,與當地執法部門的不作為有很大關系。就以水泥行業,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東北違規建線為例,國家雖有嚴禁新增產能的政策,地方政府——遼寧省發改委和工信委聯合發文,要求本溪、朝陽市人民政府加快對蘭凌水泥5000t/d熟料生產線違規建設項目的處理,要求蘭凌水泥對違規項目進行整改。但是蘭凌水泥依然還在加班加點地趕工期。蘭凌水泥如此大膽,又是得到了誰的默許?
有關執法部門該表態表態,出了法令條文后,自己又不嚴格執行法令,有的甚至充當起違法者的保護傘,任其胡作非為。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蘭凌水泥第一階段的調查已經結束。但是,地方政府并沒有采取有效的監管,項目依然還在建設。
地方保護導致違規新建猖獗
無獨有偶,黑龍江哈爾濱冀東水泥1條7200t/d的熟料生產線也屬違規新建,曾被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但是曝光后,該項目并未停止,頂著零下26度的寒冷天氣,加班加點趕工期。是什么導致哈爾濱冀東水泥無視國家去產能政策違規新建?原因竟是當地工信委考慮冀東水泥前期已投入7個多億的資金,并且是當地招商引資的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合規的產能置換是企業開建的前置條件,哈爾濱冀東水泥為什么在還沒有進行產能置換公告的時候,就已經投入了七個多億呢?原來,該項目指標是黑龍江省工信委第二次為冀東水泥黑龍江項目核準的產能置換指標。也就是說,正是由于受當地地方政府的綠燈,冀東水泥才會在央視曝光后仍肆無忌憚地加趕工期。
東北地區水泥產能浪費嚴重
據悉,東北水泥市場在全國來說屬最慘的。近些年來,東北水泥產能嚴重過剩,水泥市場呈利潤下滑狀態,當地水泥企業10年虧7年。整個東北地區只遼寧一省去年錯峰生產熟料生產線就停了180天,開工率極低。
業內人指出,以遼寧跟南方城市對比:同樣投資一條5000t/d的水泥孰料生產線,遼寧水泥孰料生產線年開工率是40%,而南方的水泥孰料生產線年開工率能達到80%。以此計算,同樣噸位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年產能東北地區的比南方地區的要浪費1倍左右。
水泥產能過剩是一個相對概念,是暫時的,但產能的浪費卻是實實在在的可怕。浪費產能之所以會出現,主要源于相關企業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利益追逐。從地方政府看來,沒有投資就沒有產出。因此為了地方的經濟增長,很多地方政府制訂了各種鼓勵企業投資的優惠政策,即便產能嚴重過剩,很多地方也會縱容企業項目投資——上面提到的蘭凌水泥、冀東水泥,正是在相關地方政府的保護下,由于主管部門審批把關不嚴,政府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執行力不強而違規新建的。
全國還有多少個像遼寧蘭凌水泥、黑龍江冀東水泥這樣的違規新建項目,水泥行業去產能之路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