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是:2017年5月30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稱端五,端陽。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最受人認同的是紀念屈原說。
端午節不是“吃”節
端午節原本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到現在似乎成了一個親人好友團聚的慶賀節,“吃”節。小長假三天,人們早早想著,這三天去什么地方游玩,去哪里美食,已經很少有人會去傳承當年屈原那種“憂國憂民”的精神了,更不會去反思當下、反思自己。
憂國憂民的精神,在當下還需要嗎
再看看現如今的企業,有多少企業在造假?日前,環保部發布對28個城市的督查通報,發現很多問題。其中,“花式造假”又一次闖入視線。部分水泥企業在監控設備的監測數據上造假企圖蒙混過關的情況時有發生。
以水泥行業脫硫脫硝為例,這一直就是環保頑疾,國家屢屢出臺環保政策,但是有多少企業規規矩矩地脫硝?因為脫硝成本太高,許多企業都是環督察人來,就把脫硝設備打開,人一走就把脫硫硝設備關掉,蒙混過關,偷排漏排現象時有發生。部分企業都只顧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顧對生存環境的污染。就連港珠澳大橋這樣的國家級的大型項目也存在檢測造假。他們毀的可不是一個項目、一座大橋那么簡單。市場上,有多少人唯利是圖,造假事件層出不窮,使多少人成為受害者,也成為迫害者?,F在的水、食品、空氣、為什么都變成有“毒”的了,這一切的根源又在哪里,值得我們華夏子孫每個人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