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此番新規,對水泥行業的質量、安全、技術等方面的要求標準相比過去更加嚴格和具體化,對落后產能的認定范圍覆蓋更廣。從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綜合運用法律法規、經濟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轉變,界定標準也由主要依靠裝備規模、工藝技術標準向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綜合標準轉變,形成多標準、多部門、多渠道推進,確保落后產能應退盡退。
此次,河南省將從六個主要方面入手,淘汰省內落后產能,并于2017年12月30日前強制實施。
1 能耗方面:對達不到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要求的產能,應在6個月內整改到位;確需延長整改期限的,可由縣或市人民政府提出不超過3個月的延期申請,并向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報備;逾期未整改或經整改仍未達標的,依法關停。
水泥企業一直以來執行的能耗標準為《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16780-2012)。其主要考核內容分為三個類別,現有產能,新建產能和先進產能。據水泥人網了解,河南省內企業已經有將近一半以上達到先進產能耗能要求。故而執行先進產能能耗要求未來將成為行業趨勢。
2 環保方面:對超過大氣和水等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污、違反固體廢物管理法律法規,以及超過重點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排污的企業,由縣及以上環保部門責令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由縣及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環保廳責令停業、關閉。
河南省內水泥企業已在本月初全部完成了針對大氣污染“特別排放限值”的提標改造。各企業已基本達到現行標準特別排放限值要求。
3 質量方面:嚴格執行產品質量法,對相關產品質量達不到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產能,依法查處并責令停產整改;在6個月內未整改或經整改仍未達標的,依法關停。
水泥企業執行的現行質量標準為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2015年新版),其中水泥出廠須經確認水泥各項技術指標及包裝質量符合要求時方可出廠。據水泥人網了解河南省內80%以上企業的水泥質量已經達到標準要求,部分企業在執行國家強制標準的同時建立了嚴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主要在三氧化硫、氧化鎂、燒失量、氯離子含量、不溶物、凝結時間、安定性、強度等方面提高了標準要求。
4 安全方面: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對安全生產條件達不到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要求的產能,立即停產停業整頓;經停產停業整頓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予以關閉,吊銷其相關證照。
針對水泥行業要突出水泥包裝和裝車兩個重點環節,嚴格落實“包裝機周圍必須安裝圍檔,其底部、接包機、正包機、清包機、裝車機、輸送皮帶轉接處必須設置密閉除塵裝置”、“包裝和裝車崗位水泥粉塵濃度不得超過《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1-2007)規定”和企業整改時限等三項要求
5 技術方面:按照有關產業政策規定,淘汰相關工藝技術裝備,須拆除相應主體設備。具備拆除條件的應立即拆除,暫不具備拆除條件的,應立即斷水、斷電,拆除動力裝置,封存主體設備(生產線),企業向社會公開承諾不再恢復生產,同時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及有關主管部門網站公告,接受社會監督,限時拆除。
依據水泥生產工藝界定,凡不屬于新型干法工藝的生產線均屬于落后產能(生產特種水泥的除外)。隨著節能、環保、質量、安全等法規法規的完善和加嚴,以及我國水泥工業標準的逐步完善,為了加快淘寶落后生產工藝,在劃分落后產能時對環保,能耗,質量等指標達不到現行國家水泥工業標準的新型干法和水泥粉磨生產線,也應劃分為落后產能范疇。
6 產能退出方面:通過依法關停、停業、關閉、取締整個企業,或采取斷電、斷水,拆除動力裝置,封存主體設備等措施淘汰相關主體設備(生產線),使相應產能永久性不可再恢復生產。
針對于“加強版新規”,水泥人網了解到,河南省水泥企業目前已將提標改造列入日程,在大氣污染排放達到特別排放限制后又著手粉塵及裝車除塵設備的技改和安裝調試。在能耗方面,企業也積極推行節能技改,在節省燃煤和節電方面積極尋求行業內最佳方案,以期在最短時間內達到加強版新規的要求。
河南省區域內某大型企業負責人稱:去產能是水泥行業的重中之重,也是水泥行業必行之策,作為區域龍頭企業,舉雙手支持加嚴標準去產能。不是不在乎花錢,而是更在乎行業的未來,更在乎整個行業的前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整個行業過剩,不下大力整治,從提高標準方面加大力度去劣存優,就無法令水泥行業走入正途。拔毒療傷總會痛,不經歷一翻痛楚便無法有健康穩定的行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