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水水泥2017年6月30日更新最新數據顯示,山水水泥的最大股東為天瑞集團,持股28.16%,其次是中國山水投資公司,持股25.09%,第三大股東為中國建材,持股16.67%;第四大股東為亞洲水泥公司,持股9.5%。
從目前各方面公布的消息來看,如果山水水泥退市,天瑞集團、中國建材、中國山水投資、亞洲水泥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但是據水泥人網了解,四大股東中除了山水投資是幾千名山水職工的股權之外,其他都是財大氣粗的企業。所以說承受能力最弱的將是那幾千名中小股東。
2014年10月,中國建材與山水水泥簽訂認購協議,以每股2.77港元認購山水水泥16.67%的股份。
在中國建材成為山水水泥第二大股東之后,亞泥立即出手,其在隨后的1個多月里,斥資9.05億港元在二級市場上掃貨,至2014年12月1日購買了山水水泥2.2794億股,持股比例由 13.42%躍升至 20.90%。
亞泥“吃掉”山水水泥的野心隱隱欲現,但它“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反而被天瑞集團“截胡”了。進入 2015 年,天瑞集團開始掃貨,而且胃口更大,從年初至 4 月 15 日,共斥資超過50億港元,收購了山水水泥 28.16%的股份,躍居公司第一大股東。
通過群雄逐鹿之后,形成了天瑞集團、山水投資、亞泥、中國建材,分別持股28.16%、25.09%、20.90%、16.67%股份,公眾持股只有 9.18%。因公眾股持股不足,山水水泥進行停牌期。
早在2017年10月份,山水水泥就曾收到聯交所知會,擬根據上市規則向該公司展開除牌程序,并提供額外時間至2018年6月30日恢復公眾持股量及解決導致該公司不適合上市的事宜。倘該公司未能完成上述行動,聯交所將向上市委員會建議執行取消該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
據水泥人網了解,在港股退市一般會經歷四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上市公司因觸發除牌條件,將先被停牌6個月,這段時間,交易所會監察有關情況的發展。發行人必須按相關規定,定期就有關發展發出公告。在6個月期限結束時,交易所會決定有關個案是否應延長此階段或進入程序的第二階段。
如果進入第二階段,交易所將會致函發行人,使其注意它持續未能符合第13.24條的規定,并要求發行人于其后的 6 個月內呈交復牌建議。這段期間內,交易所會繼續監察發行人方面的進展,并要求發行人的董事按月呈交進度報告。在此限期結束時,交易所會考慮發行人的建議及決定是否應當進入程序的第三階段。
如決定需進入第三階段,交易所會發出公告,指出該名發行人的資產或業務運作不足以維持其上市地位,并訂出發行人可呈交復牌建議的期限(一般為6個月)。發行人在此階段中亦須按月向交易所呈交進度報告。
在第三階段結束時,如尚未接獲復牌建議,發行人的上市地位將予取消。屆時,交易所及有關發行人均會就此發出公告進入第四階段除牌。
從目前山水水泥與山東山水的發展情況來看,如果山水水泥進入退市階段,想再復牌的機率并不是很大。
如果山水水泥被取消上市資格,按照正常的規律,上市公司退市以后其股權仍然存在,對于公司及子公司,或過實體公司的控制權依然存在。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作為山水水泥的四大股東,根本無法進入山水水泥的實體企業山東山水集團,更不用說對山東山水泥的控制權。
在各輪股權之爭后,山水水泥和山東水泥集團基本上處于兩種經營,從近日山水水泥發布的致各大股東的函件中看出,對于 2017 年山東水泥的財務狀況,目前仍沒有進行審計,這對山水水泥的發展極為不利。
如果山水水泥被取消上市公司的地位,對于中建材、亞泥、天瑞來說,影響并不是很大,而且這種損失也是在他們承受的范圍之內,但是山水投資的3千多名職工代表和17位股東的股權也將付諸東流。當年,在山東山水集團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為了山水集團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財力,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但是數十年之后的今天,他們卻成了各大水泥企業股權之爭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