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市場調研人員在陜西某地調研時發現,部分窯磨一體企業亦需外購熟料維持粉磨站生產。據企業生產人員稱,錯峰生產窯線停了,粉磨站還在生產,水泥銷量大,熟料庫很快就銷售殆盡,只能外購熟料。
水泥價格一路水漲船高,但是部分粉磨站企業只能望洋興嘆。面對水泥行業2017年877億的總利潤,以及2018年將突破千億的“大紅包”,粉磨站企業將何去何從… …
2017年海螺水泥熟料大幅降價,部分企業熟料堆成小山,為什么會無熟料可用呢?據水泥人網了解,部分企業在2018年將增加自用熟料,不再對外銷售熟料;亦有部分企業將熟料的銷售交由區域聯合營銷公司,熟料不做獨立銷售… …更有一些企業正在加速建立自己的產業鏈,從采礦、熟料生產、水泥粉磨到商混攪拌站再到地產業一條龍的產業結構正在形成。
而獨立粉磨站企業受制于上游熟料企業,在部分地區熟料企業聯合抵制擠壓粉磨站企業的生存空間。一則切斷其熟料供應,二則競合協作調控市場價格。令粉磨站企業的優勢蕩然無存。
分析人士稱,未來兩年中國的水泥行業將進入“控銷時代”,屆時水泥相關產業的價格,銷量以及需求都將成為“計劃”中的事。所謂的需求是一定的,市場價格需求方說了算的“神話”在2018年或將不復存在。
分析人士稱,目前北方大片區域還處于錯峰生產的當口,距離3月15日采暖季結束還有不到10天的時間,開窯之后熟料將大規模流入市場,屆時或將面臨一波“大降”。
但是,據水泥人網市場調研人員了解,部分大企業已經在開會商議穩價增量。大企業穩定價格不降,單不降一項就需要冒著丟客戶的風險,如何在穩價的同時增量?市場需求一定的情況下,增量無異于“虎口奪食”。
此前,多有集團企業的銷售人員稱,區域內小企業造假、以次充好、低價傾銷擾亂市場價格,令集團企業的業務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而這部分市場份額正是目前大家競相爭奪的。尤其是在民用市場領域,獨立粉磨站企業具備天生的優勢。但是熟料的緊缺令這優勢日漸褪色。
那么為什么熟料會成為“緊俏”商品呢,主要原因還是最近兩年錯峰生產以及相關環保政策加嚴對窯企的產量控制,北方地區在采暖季停窯,東北部分省市甚至停窯6個月以上,南方地區環境敏感時期,春節期間停窯限產等錯峰生產令窯企的運轉率大幅降低,而各項環保政策的加嚴出臺,也令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企業無路可走,面臨關停的命運。
面對于2017年一樣的政策方向,一樣的背景環境。水泥粉磨站何去何從,成為行業從者人士熱議話題。分析人士稱,2018年粉磨站欲繼續生存,想在行業總利潤里嘗得一口肉湯,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背靠大樹好乘涼。
有區域優勢粉磨站企業可積極主動尋求與大型集團企業的合作,堅持混合所有制模式。在熟料產能集中度越來越高的當下,積極主動靠近熟料生產大戶,是解決熟料斷供的唯一辦法。而粉磨站企業所擁有的混合材優勢以及區域市場優勢正是部分窯企所缺少的。
二:抱團取暖
區域內粉磨站企業聯合起來,面對“巨大”的熟料訂單,窯企亦不會坐視不理。同樣具備與其談條件的重要砝碼。
三:華麗轉身,尋求新的發展
轉型其他行業比如攪拌站,礦粉廠,配置站、貿易商等。在水泥行業沒有優勢,并不等于在其他行業沒有發展。水泥人網在市場調研過程中發現部分粉磨站已將優勢轉化為動能,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