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了解日前,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徐州市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針對于徐州市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企業的產業結構,煤炭消耗量大且空間布局不合理的特點,進行重點治理。
徐州市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督查工作采取突擊檢查、隨機抽查、暗訪暗查、專題巡查等方式進行。環保設施及相關生產現場存在環保問題的企業在這一輪環保督查中或將無遁形。
天空就是命令,本次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主要從降低燃煤消耗量、加大工業企業污染綜合治理力度方面入手。
徐州市2018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任務要求
四月底前:
1 完成制定落后產能分級分批淘汰政策,出臺鋼鐵及鑄造、水泥等行業的落后工藝及設備名錄,同時完成“散亂污”企業的排查與整治取締。
2 制定全市火電、鋼鐵、焦化等行業集聚與提檔升級行動計劃,主城區禁止審批建設各類污染工業項目,全市范圍內不得新增火電、鋼鐵、焦化、水泥產能。
3 完成制定落后產能分級分批淘汰政策,出臺鋼鐵及鑄造、水泥、磚瓦以及膠合板和細木工板行業的落后工藝及設各名錄,關停城市建成區所有重污染企業。
4 合理規劃、規范管理各類攪拌(拌和)站,出臺攪拌(拌和)站建設規范,城市建成區范圍內達不到規范要求的實施停產整治。
五月底前:
5月底前,所有鋼鐵、水泥等行業企業完成內部運輸皮帶、廊道的密閉,上料、下料、破碎、篩分、喂料、混料口等產塵點采取噴淋措施或加裝收塵設施;
5月底前完成對全市大氣重污染企業的全面排查,凡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或不能實現達標排放的工業企業,一律實施停產治理,
六月底前:
6月底前,對擁有400-550m3高爐及20-100m2燒結設備的企業進行重新計量認定,對屬于淘汰設備名錄的設施堅決予以拆除;排查、關停不在管控名單內的獨立球團廠、洗選廠等小型鋼鐵企業以及熟料、粉磨等小型水泥企業,徹底拆除相關企業生產設備。
九月底前
9月底前完成堆場、料廠儲存環節密閉化改造,并配備噴淋或霧炮設施。
9月底前完不成治理任務的,堅決予以關閉。對存在自動在線監測、例行監測弄虛作假的第三方單位,一經發現,立即取消相應資格,并移交公安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月底前, 焦化企業煙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水泥熟料企業和鋼鐵企業煙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達到重點地區特別排放限值要求,鋼鐵企業燒結、球團和水泥窯煙氣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低于100毫克/立方米。
全年
全年開展聯合執法,對鋼鐵、水泥等物料運輸量大的重點企業進出廠的運輸車輛進行檢查,嚴查重罰尾氣超標、超限超載、車身車輪帶泥、拋灑滴漏、覆蓋不嚴等行為。
據了解,徐州區域共有6家熟料生產企業,除一家生產白水泥, 一家私營JT窯企業外,其他四家熟料產能均在150萬噸以上。有數據顯示目前徐州市水泥行業67%的熟料生產線脫硝效率未達到60%。如若企業被要求執行環保設備的升級技改,必定要停產一段時間,屆時區域內的熟料供給將面臨短缺。
據了解,區域內粉磨站企業多采購徐州龍山水泥有限公司和沿江海螺水泥的熟料,熟料到位價在450-500元/噸左右。當地中聯水泥熟料通常只供應同集團系統內粉磨站企業,基本不對外銷售。而沿江海螺水泥的熟料是采取限量供應的政策。4月12日寧宣地區海螺熟料上調20元/噸,沿江地區海螺對銷往江蘇地區的熟料再漲20元/噸。熟料價高且限制供應直接導致粉磨站企業“無米下鍋”。
近日,江蘇南京及鎮江主要廠家上調了水泥價格,上調幅度在30元/噸左右。同期區域主導企業的熟料價格也上調了20元/噸。這消息對于蘇北徐州地區的粉磨站企業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一則當地水泥價格提不起來,二則熟料價格一漲再漲。大企業以穩價為主,小企業為提高銷量,在銷售政策上不得不讓利。
據水泥人網信息中心監控數據顯示,徐州地區P.C32.5R袋裝水泥的出廠價在380元~400元/噸,PO42.5散裝水泥的出廠價在415~440元/噸。各企業的出廠價差在10-20元/噸。周邊區域經上一波調價后,執行價格較蘇北徐州地區各企業的差價高約30~50元/噸。
鋼鐵停產限供、熟料漲價限供、水泥相對價低、環保嚴查等等條件下蘇北地區粉磨站企業舉步維艱,何去何從再次愁上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