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顯示,亞泰集團2017年凈利潤為19.20億元,其中地產業務天津公司土地出讓對外掛牌實現凈利28億元。由此可見,公司其他業務整體處于虧損狀態。上交所要求公司詳細披露建材、醫藥、地產、煤炭、商貿等各業務板塊的業績情況和盈虧狀況,以及公司繼續推進多元經營的戰略考慮、管理模式、資源投入和具體風險。
從各業務來看,亞泰集團從事一級整理開發的控股子公司蘭海泉洲水城(天津)發展有限公司實現收入60.48億元,利潤28億元,凈利率高達46%。而該子公司尚余的2109畝土地,計劃2020年前出讓完畢,該業務可能對未來3年業績影響較大。上交所要求公司詳細披露一級土地開發的業務模式、收入確認政策和回款計劃,關注收入確認是否合規。
亞泰集團曾于2016年10月計劃掛牌轉讓該子公司,定價僅為9.16億元,然而,2017年該子公司便實現28億元的凈利潤。上交所也對9.16億元的定價依據、決策考慮進行了問詢。
由于奉行多元化戰略,亞泰集團頻頻發生對外投資。2017年,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子公司114個,重要的參股公司10余個。問詢函重點關注了公司的對外投資管理機制、決策權限和風控措施,以及非全資子公司和聯營企業的其他股東與公司的關聯關系情況。
一個典型案例是,公司2017年收購大連水產藥業有限公司51%股權,該公司收購日賬面價值僅為258萬元,評估的公允價值為1.08億元,收購對價1.16億元,增值率超過40倍。上交所要求公司進一步披露增值原因、投資考慮和定價依據。
亞泰集團目前第一大股東為長春市國資委,持股比例9.08%;第二大股東為吉林金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77%,而其主要股東為亞泰集團高管人員、所屬企業班子成員(總部中層)和核心骨干管理人員。上交所要求,亞泰集團披露前兩大股東近年來履行股權職權的情況,并明確實控人認定是否準確。
此外,上交所還關注了公司商譽金額較大、多個地產項目開工多年進度較慢是否可能減值等資產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