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會有這樣的印象:飛舞的粉塵、灰蒙蒙的天空、粉塵覆蓋的地面、蓬頭垢面的工人……整個色調都是“灰”的。
3月中旬的一個周末,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辦有關負責人在暗訪中無意發現了洛陽中聯水泥有限公司,顛覆了人們對于水泥廠的傳統灰色印象。廠區干凈整潔,企業檢測室內,實驗設施也是擺放有序。當詳細了解了該企業生產情況、生產工藝和治理技術后,這家“變灰為綠”的水泥廠不禁讓在場的有關負責人嘖嘖稱贊。
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辦對該企業創新清潔生產、推動綠色發展的做法給予高度贊揚,并在全省發布的攻堅戰報上點贊。數天后,我省十多家窯磨一體的水泥企業負責人前來該企業“取經”,學習“綠色”經驗。
這是怎樣的一家水泥廠?
記者走進位于汝陽縣柏樹鄉的洛陽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廠區,繁忙生產,井然有序,一片“綠意盎然”撲面而來。
廠區里,既有著庭院式景象——竹林花海沐春風,一池碧水映煦日;也有著滿滿的工業風,由管道、皮帶、鐵塔、料場等組成的“鋼鐵森林”。
這是一家綠色工廠,不僅僅綠化好,更重要的是在生產工藝上體現了“全封閉、全消聲、全變頻、全利廢、全收塵”的“五全”綠色理念。
該公司生產部副部長呂志慶娓娓道來這“五全”。
——“全封閉”是指料場、堆棚和皮帶全封閉,避免一絲灰塵飄出來。
——“全消聲”就是把原本發出聲響的地方全部裝上消聲器,營造靜悄悄的廠區。
——“全變頻”則是為了節電,所有電機全部裝上變頻器。
——“全利廢”也就是全方位利用廢棄物作為原料使用,比如附近電廠廢棄的脫硫石膏、燃煤爐渣分別用作緩凝劑、摻合料,原來石灰石礦開采中常常被廢棄的山皮也作為摻合料充分利用。
——“全收塵”力求全面收納灰塵,該廠在生產線的所有排煙口安裝了59套收塵器,把顆粒物全部過濾下來。
為了實現最大程度的節能減排,在這套水泥生產線上遍布著“黑科技”:
——堆料場安裝了離子水自動噴霧系統來防塵抑塵。
——在物料運輸線上,中子活化水泥在線分析設備自動分析物料成分,實現自動配料,既節能又省了人工。
——使用先進的輥壓機終粉磨,比傳統的球墨機和立磨省電一半左右。
——窯爐內壁采用新型隔熱磚,保溫效果好,每燒1噸水泥熟料,可節約5公斤左右標煤。
——生產水泥熟料的核心區運用了新型節能低氮燃燒器,實現每燒1噸水泥熟料可節電0.5度,節約煤耗2公斤,減少氮氧化物一半排放量。
——配套的9兆瓦余熱發電系統把燃燒的窯爐散發出的熱量回收發電,每燒1噸水泥熟料,同時可發電36度。
——持續運行的新型冷卻機、空氣壓縮機大大提高余熱發電效率。
“我們幾乎把能想到能用到的辦法和手段,都用來節能減排了。”呂志慶說。
這條日產4500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于2013年10月開工建設,總投資8億多元,2014年10月建成投產。這條水泥生產線,運用了當今國際先進技術,把曾經高耗能高排放的“灰色”水泥生產大步向“綠色”突圍。
建材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評價中心在對洛陽中聯水泥有限公司評價后,認為符合綠色工廠創建要求,經專家委員會評審,綜合考慮該企業在用地集約化、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四個方面處于水泥行業良好水平。
“我干了30年水泥行業,過去一進水泥廠,灰塵大,嗆人,能耗也大,但這個廠可真是徹底顛覆了過去水泥企業的狀態。”該企業安全環保辦公室工程師張鋒說,上馬節能減排設施,建廠成本不低,但實現節約能耗后,運營成本大大減少,僅電費每月就能節省500萬元。
中國聯合水泥河南運營管理區總裁兼洛陽中聯董事長劉宗虎向記者介紹:“我們一直秉承‘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企業使命,致力于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堅持推進低碳化生產經營方式,努力消除噪音、塵埃、廢氣等方面的污染,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環保產業,為社會提供高品質綠色環保的建材產品。”
“企業在環保和綠化投入上不遺余力,在設備、系統、技術、工藝等方面都把環保作為一個重要因素考慮在內。自2014年投產以來,企業直接用于環保的資金已超過2000萬元,年直接投資增長率保持在5%以上。”劉宗虎說,我們就是要把洛陽中聯打造成一家既能為社會提供優質綠色產品,又能保護優良生態環境,綠色發展的負責任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