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發布,明確要求各地在9月底前明確具體完成錯峰生產方案制定工作。其中采暖季限產時間為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主要范圍為京津冀周邊“2+26”城市;重點措施為鋼鐵、焦化、水泥等重點行業實施錯峰生產。
同期,環保部為攻堅大氣污染防治,打贏藍天保衛戰,高排放產業限制區域不再僅僅限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一市三省、汾渭平原等區域也將納入。涉及城市數量將從此前的2+26個城市增加至現在80個城市。限排區域將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一市三省整體納入,同時,河北、河南、山西三省涉及城市數量,分別從此前的8、7、4個,增加至河北、河南各9個,山西8個。

上月底,晉冀魯豫C12+4去產能工作研討會在山東淄博召開,會議之后,河北、山東、河南等區域陸續發布秋季錯峰生產計劃,河北省水泥企業已于本月10日開啟了秋季錯峰生產計劃。本月17日、25日山東省和河南省也將開啟錯峰生產。
全國水泥企業參與錯峰停產的數量越來越多,涉及的城市也從28個增加到現在的80個市。但是目前的霧霾天氣似乎并不是很買賬。
今年北京市發布了最新的細顆粒物(PM2.5)來源解析研究成果。


霧霾的主要污染源主要為移動源,工業污染占比只有12%,所以目前來看京津冀水泥企業既是全部停產,對霧霾的影響也并不大。
但是水泥行業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現象---錯峰停產依賴癥,全國各地的錯峰停產轟轟烈烈,有種變本加厲的態勢,進入9月霧霾或將再度來襲,10月1日開始北方的秋冬季錯峰停產,再加上此前各區域發布的2018-2019年錯峰生產計劃,大半個中國的水泥廠將進入“停產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