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調整運輸結構提出三年內,全國煤炭75%的產量將由鐵路來承運,占75%的全國煤炭產量將在三年內實現“公轉鐵”。這則消息,無疑讓利潤已經很低、經營如履薄冰的卡車運煤大軍,迎來寒冬。三年后,數以萬計的卡車司機,或將失去開卡車拉煤的工作。
我國是名符其實的交通大國,也是全世界運輸最繁忙的國家。公路運輸比例較大。
2017年我國完成社會貨運量472.4億噸,貨運周轉量19.3億噸,這份全球第一的貨運成績單里,公路運輸占78%、水路運輸占14.1%,鐵路運輸占7.8%。
2017年社會貨運結構比例
“公轉鐵”的推進計劃中,煤炭等大宗貨物首當其沖。鐵路總公司表示,到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將達到47.9億噸,較2017年增長30%,大宗貨物年貨運量在150萬噸以上的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的鐵路接入比例達到80以上。
鐵路煤炭運輸將成為主力
各地對貨運車輛限禁行
運輸結構“公轉鐵”,環保也是重要的因素 。近年來,重型柴油車帶來的排放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各地環保力度的加強,不時有各地對柴油重卡禁行、限行的消息傳來,目前已有多地港口禁止傳統燃油重卡進入港區。數萬臺的運煤大軍,不僅面臨著越來越嚴格的治超形勢,以及嚴峻的排放升級的環保趨勢。
水泥行業也將會面臨大幅調整,傳統的水泥運輸,運距在100公里內,運費比較合理,距離再遠司機不會去送。可見水泥貨運物流的利潤極其微薄。
去年冬天,有內蒙區域的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將熟料運抵河南,也有北方地區運煤的車輛在運煤到南方地區返程時將南方區域的水泥熟料運抵冬季停窯限產的北方地區的。這兩個均是特例,據水泥人網了解,近期蒙西區域熟料價格低至180元/噸左右,區域內企業紛紛尋求轉型。
蒙西區域某企業負責人稱,企業有著優質的礦石資源,生產出來的熟料和水泥成本都是極低的。上年有企業到內蒙西部地區調研,計劃往西藏區域拉熟料,后來因鐵路運輸車皮未談妥而未能成行。
蒙西地區有低價的熟料和水泥,但是苦于運不出去,沒有鐵路資源。如果有鐵路資源完全可以將水泥熟料運至海港。實現鐵路和海路聯運,將偏宜的水泥熟料運至需求量大的區域去,同時也能保護那些需要保護的生態資源不被破壞。
去年冬天,北方運煤車利用返程空車將南方的水泥熟料運至華東,華中甚至華北各區域,運煤車賺了運費,同時也給部分缺少水泥熟料的區域予以補充,平抑了暴漲的物價。
如今,國家要調整物流結構,由“公轉鐵”。國內物流要變天了!傳統的水泥銷售半徑百公里內或將顛覆,巨變。而且不僅僅是煤炭和水泥,整個建材產業鏈都將出現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