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說:起燃靠揮發物,熱量靠固定碳。
(二) 煤粉:
煤粒徑越小,燃燒速度越快,燃盡率越高。粒徑 100 微米 1.5S 燃盡,88 微米 1.3S 燃盡。
水是燃不掉的,水在高溫下汽化,吸收窯內熱焓,降低窯溫,窯始終處于低溫煅燒狀態。水汽化后 到煙室結皮,堵粘,造成尾大布袋收塵阻力超高,可達 2000-2500pa,撕裂濾袋,排放超標。
入窯細度和水份:
物料分解時間始終<煤粉燃盡時間。也就是說:煤粉燃盡時間長,而物料分解時間短,為保證熱工 平衡,必須控制煤粉入窯水份和細度。
很多水泥廠化驗室不作原煤的固定碳側定,是錯誤的。
(三) 輸送和精確動態計量:
不能用容積式計量(如沖板流量計),信號滯后,且脈沖。應該用容積和失重式互相校驗的菲斯動態秤。我們要求每 3600S/h。S S 穩定準確,才能保證平衡。無限個短期穩定才能換來長期的穩定, 才能使窯產生良好的效益。
(四) 在用噴煤管:
(1) 所有類型的噴煤管(三通、四通、多通)都是大速差同向射流夾層燃燒原理。 沒有另類。其余都是制造商宣傳的賣點而已。
(1) 噴煤管動能:(F=m/s.助燃空氣量%)
早期濕法窯,風掃煤磨,多余風統統吹進單通道噴煤管,風量大到 30-40%。第二代川琦(頭部分割塊式)三通道,一次風量 16-20%。
第三代史密斯四通道,一次風量 12-16%。第四代大推力四通道,一次風量 5-8%。常規的 F=1250%、m/s~1850%、m/s。
煤質劣: F 選上限煤質優: F 選下限
現在各水泥廠燒得都是很劣質的煤,所以 F 選上限:1850%、m/s。
(2) 按照現在流行的風量應當是 5%-8%。那么我們看從 5%-8%,各檔的風速應為多少?
風速越高,風阻越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
風速和壓損(阻力)函數關系:(20℃、1 個大氣壓力之下)
(8%) | 231 | m/s | 49 | kpa |
(7%) | 264 | m/s | 58 | kpa |
(6%) | 308 | m/s | 75 | kpa |
(5%) | 370 | m/s | 115 | kpa |
(注:>345m/s 產生音障)
舉例: φ4.8×74m 窯(250t/h),燒劣煤。F 選最大值 1850m/s,%:
熱 耗 770 kcal/ ㎏ , 頭 煤 45% 計 算 : 0.11t/t × 250t/h=27.5t/h × 0.45=12.375t/h ×
6864m³/t=84942m³/h(燃燒空氣總量)
注: ● >345 m/s 產生音障。
● 窯內,窯外,一墻之隔空氣密度天壤之別。用可壓縮等熵和不可壓縮等熵計算:完全不是一碼事。
所以制造商鼓吹風速達 400 m/s 是忽悠客戶的。是窯內?還是窯外?當≥345 m/s 時已經發生音障。
再則一次凈風>7%時,羅次風機的配置功率也過大,用戶不能接受的。
● 綜合各項因素,一次進風選>7%是比較合適的。
有一個名氣很大的公司,風量選 75m³/min,而實際現場壓頭只有 45kpa(風速只有 225m/s)。那么實際推力:5% 225m/s=1125%,m/s。距離推力 1850%,m/s 還差一大截。
還有一個名氣公司選風量 100m³/min,實際現場壓頭只有 35kpa,(風速只有 195m/s)那么實際推力:195m/s,7%=1365%,m/s。距 1850%,m/s,同樣差一大截。
所以有位叫更夫的網友說,國內小風量大推力噴煤管都是假的,話雖然打擊面大了些,但還是有 點依據的。
名不符實,使用中推力不夠,打軟鞭子,軟而無力。對掛窯皮,對熟料立升重,對氧化游離鈣都有負面影響。
(1) 小風量噴煤管方向是正確的。由于各種原因,目前國內沒有做好。商人的宣傳,鼓吹過分:中國
人特點:一看就明白,一學就會,一做就掉鏈子。
(五) 一次風量% 風速m/s 壓損 kpa 關系曲線
(六) 如果選用大風量噴煤管也可以: 相對動量設定為 1850% m/s。
則:助燃空氣量 14%:(198m³/min) F=14% ● 132m/s =1848%,m/s。
凈風為:198m³/min×16kpa
則:可以選 198m³/min(16-20 kpa)風機。
(七) 為什么要發展小風量大推力噴煤管:
⑴ 預分解窯產量很大,窯簿料快速煅燒,分解反應速度非常快,噴煤管要適應這種發展趨勢。
⑵ 減少一次風空氣量,可以節點煤,(0.8~1.0 ㎏標煤/t 熟料)還可以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釋放環保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