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費用約30元/噸,船運費約30元/噸,汽運費40元/噸,以此推算,本批次熟料到港價約為340元/噸,檢驗數據顯示其三天強度在30左右。
由于國內水泥產能嚴重過剩,我國可以說是“純”出口國,每年進口數量極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從去年底開始,進口熟料數量大幅攀升,南通口岸時隔15年再度恢復了對水泥熟料的進口。國內產能過剩,水泥熟料卻需要進口的這一怪相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重視。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進口水泥熟料今年一季度已經猛增到176萬噸,1-7月進口450萬噸左右,8月一個月暴增為80-100萬噸。
據越通社河內報道,今年前9個月,越南水泥和熟料對中國、孟加拉國和菲律賓三國的出口量達1700萬噸,占全國水泥和熟料出口量的72%以上。其中中國已成為越南水泥和熟料最大出口市場。
截至9月底,水泥和熟料對中國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達656萬噸和2.35億美元,高于孟加拉國和菲律賓等傳統市場。
相關分析人士稱,保守估計2018年全年我國熟料進口規模將達到1000萬噸。歷史數據顯示頂峰時期的2011年進口熟料96萬噸,2017年國內熟料進口87萬噸,而今年僅一個月進口就達100萬噸左右,達到歷史頂峰時一整年的進口量.。
進口水泥熟料主要來自于越南,其次是泰國和韓國,平均每月有80~100萬噸的進口熟料量沖擊國內沿海市場。 據本次進口韓國熟料的貿易商稱,近期還有一批非洲產熟料到港,到港價格更低。
國內山東區域熟料價格一路飚高,區域內大型集團企業均不對外銷售,單體粉磨站只得求助外援。此前曾有河北、山西、遼寧等區域熟料到位,到位價均在460-470元/噸。進口熟料在價格上具有一定優勢。
目前港口附近粉磨站企業多數采購進口熟料。有需求就有市場,貿易商大批量、多區域的進口熟料,致使我國進口熟料量大幅增加。
此前,我國水泥熟料進口主要來源地為越南,占總量的99%,并且熟料進口有需求的城市均在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山東和江蘇占78%。其他區域的熟料供應仍依賴區域主導企業。據水泥人網了解,部分區域的熟料生產企業與粉磨站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主要合作方式或為股權合作或為企業托管、租賃。
水泥本是短腿產品,卻因部分區域的“熟料荒”而出現跨省、跨國銷售。隨著國內采暖季大面積錯峰生產的開啟,我國大面積出現”熟料荒“是大概率事件,部分區域水泥生產企業已經開啟了“瘋搶”熟料節奏。
沿海區域“C5+2”會議將于近兩日召開,此前海螺 、中聯、山水、天瑞等主導企業一起研究布局的北方熟料水泥南下的事情或將在此次會議形成決議。
進口熟料“圍城”,北方熟料南下... ...熟料變成跨區域流通產品。一場國內與國外的“熟料大戰”即將開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