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泛東北地區扭虧仗
——在泛東北地區水泥企業會上的講話
中國建材聯合會會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 喬龍德
此次召開全國各大區去產能和清理產能置換的工作部署會和企業加強錯峰生產提高經濟效益,扭轉企業虧損的會議很重要,目的是將水泥行業置換產能的清理工作做扎實、做出結果,同時要解決東北地區水泥行業存在的過剩產能、價格不穩甚至嚴重虧損等問題,國家工信部呂桂新副巡視員和遼寧省工信委彭義副主任參加了會議,會議內容很豐富,議題很實,關鍵是形成統一的共識,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全面完成產能置換的任務,也一定能夠解決東北水泥行業的難題。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認真清理產能置換項目,摸清家底,首先將違規建設的產能清出市場。
1
認真清理出違規置換產能的水泥生產企業和生產線,包括產能多次置換,批小建大項目,已停產關閉又重新作為置換產能復活的生產線。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明確違規置換的項目,各產能置換清理領導小組匯總后抄報各省級工業主管部門按照文件規定實施淘汰,這應當作為水泥行業去產能的基本范圍。違規的產能不去而去其他的產能,于情于理都是不公平,因為中國現在水泥生產線都是新型干法工藝,不同的只是建設時間不同、規模不同、水平不同、排放和能耗達標水平不同,達不到標準的當然要淘汰,單位違規置換產能的必須淘汰。
2
全國八個大區水泥去產能領導小組也是清理產能置換領導小組,兩個牌子一套人馬,其職責是一體化的,根據總體要求各八大區域都要分別做出產能置換清理方案,各自明確合規不合規的清理原則與相關條項、清理方法、組織領導、責任人,并將方案報全國水泥去產能和清理產能置換辦公室。根據全國水泥去產能領導小組提出的2018-2020年去產能的進度、時間要求,分別細化本區域分年度去產能的具體進度表,報全國水泥去產能領導小組的同時上報當地省市工信部門,由政府部門下令推進實施,由中國建材聯合會去產能辦公室、中國水泥協會組織各大區力量對清理進行交叉檢查。
3
全國所有的水泥企業不能僅滿足靠錯峰生產、減產限產帶來的經濟效益的好轉,要把立足點和解決水泥行業的問題緊緊咬住去產能這個根本。有的地方、企業效益一好就忘乎所以,對產能置換的清理和遏制新增產能放松警惕。置換產能不僅要開聽證會,也要制定達標的標準。同時應該進一步提高減量的比例,實現更大力度的減量置換。
二、泛東北地區水泥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真正的行業自律沒有到位。
泛東北地區水泥行業處于困惑的癥結之一是產能嚴重過剩,需求明顯不足,產能利用率只有30.5%;癥結之二,雖然實行錯峰生產,但由于產能過剩嚴重,加之需求減少,目前的錯峰力度還不足以解決水泥企業的困境,在東北錯峰還應加力;癥結之三,在嚴重過剩和需求減少的前提下,東北水泥行業本身應該做好也能夠做好的問題,由于行業自律還沒有真正到位,使問題并沒有解決好,企業之間、特別大企業與民營企業思想情緒對立的問題還沒有消除,思想深處不以共同的本質利益為目的而以義氣相互較勁,相互之間埋怨多,寧愿不掙錢、少掙錢也不愿坐在一條板凳上,由此在需求量很小的情況下還是追求多銷降低價格,由此產能利用率低、價格低,兩低帶來的結果盈利水平很低,甚至總體處于虧損。也就是說有限的產能利用率東北水泥企業也沒有利用好。按噸水泥盈利的水平,與價格好的地方相比,東北賣三噸水泥相當于別的地區賣一噸的收益,照此推理30%的利用率也相對于好的地區10%的利用率收益。產能利用率低從歷史到今天算總賬,其根由是由地方政府和一些水泥企業共同造成的,在已經造成了這種過剩局面的前提下,今天即使30%的利用率也沒有拿到應有的效益是水泥企業自己的問題,不怨天不怨地,要怨水泥行業自己內部出的問題;癥結之四,思想觀念相對滯后,依賴性多,企業總是希望外部環境改變,總是希望政府部門怎么做,寄于一時辦不到的希望多,而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都用心、用力不夠,自立自救的精神有待加強,直面困難的準備不足,直面矛盾的勇氣不足,企業之間面對面的深入溝通不足,更要命的是小農經濟意識作怪,算小賬不會算大帳,只顧眼前利益但眼前利益還抓不住。在目前三噸水泥得到的利潤不足其他好的地區一噸水泥的效益的情況下,只想多銷,不會提價,以多銷為目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思想扭曲,至今未能引起重視,還沒有使東北的一些同志醒悟與改變。這是人為的損失,是思想方法誤區損失。從今天會后所有泛東北水泥企業都應以大局為重,將企業利益寓于行業利益之中,冷靜下來,自律為重。
三、這次會議初步形成了共識要做好三件事:
解決當前困難,必須落實三件事。
一是錯峰時間到位,統一認識,延長錯峰時間,希望在座企業將承諾落實,對少數沒有到會的企業或還有不同看法的同志,由孔祥忠同志幫助溝通目的取得言行一致。過去遼寧地區也提出過錯峰6個月,這次大家認為需要錯峰6個月,泛東北地區統一在錯峰6個月的共識上。
二是價格恢復正常水平要啟動,應該恢復到全國價格平均水平,第一步實現總體不虧損。
三是著手解決泛東北地區產能嚴重過剩問題開展治本的改革創新,主要落實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徹底清理違規建設的項目,把家底理的一清二楚,從中把弄虛作假多次置換的清理出來,把批小建大的要清理出來,本應停產又重新生產的清理出來,明確違規的對象;第二是把對象清理出來后要報告政府有關部門,以政府部門為主,協會配合落實淘汰工作;第三是細化淘汰標準,用標準特別是能耗和環保標準,把不達標的產能淘汰掉;第四是構建去產能、淘汰落后的體制,制訂配套政策,設立區域平臺公司,籌措去產能補貼資金,明確淘汰時間節點和工作責任,把所有工作落到實處。
四、落實此次會議工作要求
(一)是由徐德復同志牽頭組織泛東北地區水泥去產能領導小組就貫徹此次會議精神和要求制定一個系統的工作方案,明確出去產能領導小組工作內容要求與職責,泛東北各省水泥協會工作內容要求與職責;明確工作總體進度和各任務時間節點;明確工作落實與檢查要求等。
(二)是泛東北去產能領導小組對錯峰生產時間在會議統一確定6個月的基礎上進行具體落實,包括督促泛東北各省水泥協會,開展行業自律穩增長,制定扭虧辦法。
(三)是特別遼寧水泥協會要在省工信委的支持下,取得全省水泥企業的高度統一,使各所有制的企業都能夠在錯峰時間上達成一致。
(四)是這次會議后泛東北各省水泥協會再碰頭召開一次會議,把這次會議定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五)是中國水泥協會要跟蹤督促泛東北會議布置的各種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水泥協會內部安排專人跟蹤督促,不能使會議一開了之,要跟蹤各項工作落地生效為止。
(六)是中國建材報要將此次會議作專題報道,跟蹤報道東北問題解決進程,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內參向有關新聞機構反映,得到國家層面的關注。
(七)是對于下一步政策完善研究,中國建材聯合會與中國水泥協會從東北著手研究和布局全國水泥行業去產能增效益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