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以來鋼鐵行情卻出現了戲劇性的逆轉,上周鋼鐵跌幅更是急劇擴大,利潤大幅縮減,相關數據顯示,全國重點區域市場螺紋鋼價格,11月以來已累計下跌300-750元/噸。而與此對應的,卻是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鋼鐵行業利潤同比增長70%以上,實現了歷史最好業績。
視頻△《央視財經評論》欄目視頻
相關分析人士表示:鋼鐵行情的下跌首先是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加大,特別是和鋼鐵相關的投資,比如房地產投資增幅回落;第二,鋼鐵價格處于高位,企業為了追求更好的利潤極力擴大生產,還有一些產能置換項目、改造項目的投產,也進一步擴大了供給,市場出現供大于求;第三,貿易摩擦也對市場預期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是導致今年這個階段價格下降的三個最主要因素。
固定投資疲軟!
與鋼鐵同樣屬基礎材料又極其相似的水泥產業,今年前三季度,行業運行整體比較平穩,其價格也穩步上行。國家發改委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水泥產量158250萬噸,同比增長1% 。雖然銷量漲幅微弱,1-8月,建材行業實現利潤2868億元,同比增長46.1%。其中,水泥制造行業實現利潤963億元,增長1.5倍;9月份,全國市場P.O 42.5散裝水泥平均價格434元/噸。
相比較而言,2017年全年利潤總額才877億。今年1-8月的利潤就超了上年全年的利潤總額。進入11月中旬大半個中國開啟采暖季錯峰生產,水泥價格隨之大幅上調,部分區域甚至出現供應緊張的局面。相關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從四季度這一水泥傳統旺季目前的行情看,2018年全行業實現1200億的目標不成問題,甚至可能達到1400億。
水泥和鋼鐵同屬基礎材料,近兩年的“旺銷”行情驚人的相似。加之同屬于產能嚴重過剩產業和環保重點監控行業,同時鋼鐵和水泥的產能集中度又都相對較低。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水泥行業的最好業績出現在2011年,而2011年工業投資占比達到峰值的43.8%。此后就一路下跌,2017年下降到37.3%,降低了足足6.5個百分點,到2018年10月底也就是維持在37.4%。
這中間有個分水嶺,大約從2015年開始,固定資產投資就喪失了增速,從此前的顯著超過10%的增速,跌到了10%以下,幾近腰斬。這一行情在2016年四季度才有所好轉,在原材料和大面積錯峰限產的作用下,水泥供需市場發生扭轉,水泥價格步入上升通道,經過2017年的鞏固,水泥行情在2018年攀升至歷年來高位。
同鋼鐵行業一樣水泥行業也屬于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行業,不管是生產和研發,都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有合理的利潤支持,這也是一種內在支撐。從近年來各區域水泥產能的增速來看,部分區域產能不減反增,有區域盲目擴大產量,以期用量贏利。甚至有部分落后老舊產能通過產能置換而“死灰復燃”。
但是,水泥行業又不同于鋼鐵行業,近兩年來,各地行業協會和相關部門引導水泥企業協同聯合,提高行業產能集中度。同時各區域主導企業領銜將水泥價格拉抬上歷史高位。2018年以來,水泥價格一直保持高位運行,且絕大部分企業庫存量長期處于在50%以下。
在供給側大幅收縮的條件下,各企業以降本增效,提高價格,擴大利潤規模為主旨。所以,大家又不必太擔心水泥價格會回到2011年歷史高位之后的全行業虧損的局面。
歷年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顯示額度方面也有所下降,絕對值增幅今年較前幾年有所下降。年度商品零售物價指數較前五年有所上漲, 詳情見下表:
鋼鐵價格已經出現暴跌,與其相似的水泥行業能否獨善其身,2018年后的市場又將如何發展,2019年水泥價格是漲還是跌,您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