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圖片瀏覽大圖
消息稱: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領導人生態文明思想,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近日,第二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將全面啟動。目前,已組建8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由朱之鑫、黃龍云、蔣巨峰、張寶順、焦煥成、楊松、李家祥、馬中平等同志擔任,副組長由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翟青、趙英民、劉華等同志擔任,分別負責對上海、福建、海南、重慶、甘肅、青海等6個省(市)和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2家中央企業開展督察進駐工作,進駐時間約為1個月。將分別設立聯系電話和郵政信箱,受理來信來電舉報。各督察組具體如下:
第一組:上海市,組長朱之鑫,副組長趙英民;
第二組:福建省,組長黃龍云,副組長劉華;
第三組:海南省,組長蔣巨峰,副組長趙英民;
第四組:重慶市,組長張寶順,副組長翟青;
第五組:甘肅省,組長焦煥成,副組長黃潤秋;
第六組:青海省,組長楊松,副組長黃潤秋;
第七組: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組長李家祥,副組長翟青;
第八組: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組長馬中平,副組長劉華。
據水泥人網了解,第二輪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確定的督察對象,除了上海、重慶等6省份,中國五礦、中國化工赫然在列。小編注意到,將央企列為督察對象是本輪督察亮點之一,之所以將上述兩家放到首批,原因之一便是它們此前已被中央督察組點名。
8位正部級均參加了上輪督察:即將啟動的第一批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共組建了8個組,正部級組長如下
第一組,中財辦原主任朱之鑫,進駐上海
第二組,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黃龍云,進駐福建
第三組,四川原省長蔣巨峰,進駐海南
第四組,安徽原省委書記張寶順,進駐重慶
第五組,國務院原副秘書長焦煥成,進駐甘肅
第六組,湖北省政協原主席楊松,進駐青海
第七組,中國民航局原局長李家祥,進駐中國五礦
第八組,陜西省政協原主席馬中平,進駐中國化工
2015年底至2017年底,首輪督察實現全國全覆蓋,問責人數超1.8萬人,推動解決問題8萬余個。2018年5月和10月,又對全國20個省份進行了兩批“回頭看”。小編注意到,上述8位組長均參加了上一輪環保督察,可謂經驗豐富。
此外。據水泥人網了解,早在7月5日,甘肅省便召開了配合中央環保督察工作的會議,稱督察組計劃于7月11日進駐該省。
關于環保督查,此前多有議論的的是具體督查的內容。據水泥人網通訊員反饋,第一輪的環保督查不僅嚴格,而且“神秘”。絕大多數水泥企業都不明所以,不知道中央環保督查具體要查些什么,有沒有什么標準?水泥企業環保督查都查什么?
據水泥人網了解,環保督查到現場主要針對水泥廠所有的證照、檢測設備、現場物料存放、生產線與環評的一致性以及工藝流程的合規性進行檢查。以及針對“三廢”即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源、排放量進行核查。
排放量核查:按照在線檢測的數據和環評報告的數據進行對比;現場的生產工藝,生產流程和原材料是否和環評保持一致。如果生產工藝、生產流程和原材料發生重大改變,就要重新環評。
排放點核查:水泥廠查的主要是廢氣、廢水、廢渣。廢氣包括窯頭,窯尾,水泥磨收塵器以及中轉站收塵設備,還有各類大大小小的袋收塵裝置等。
某企業環保技術負責人稱:目前能做到與環評報告完全一致的也只有95%左右的企業,無論如何精細化管理,在物料轉運和水泥、熟料的生產過程中都會出現偶爾的跑冒滴漏現象,不能做到100%完美,對于企業來說環評報告的每一條都是“緊箍咒”。
企業普遍反饋,大指標基本都能達到要求,有些細節的地方經常被忽略,而往往這些細節最容易出現問題。例如揚塵污染一項就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廠房、道路,甚至宿舍生活區都可能出現問題。比如,工廠道路的硬化、儲庫全封閉等本是最基本的,但往往是這些基礎項目容易出現問題。
針對于此前常常被曝光的水泥企業物料破碎機下料口以及袋裝水泥生產線無組織排放的問題,大多水泥企業在破碎機下料口加裝收塵器和噴水、噴霧降塵裝置;袋裝水泥發運工序也加裝收塵裝置或者設置為全封閉無人化,全自動生產線。
盡管如此,企業還是擔心會有細節和不足之處被查出來,所以一遇到環保檢查就停窯、停磨、工人放假。
各省排放指標不一樣,企業需要對號入座。
據水泥人了解《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中對于水泥企業的大氣排放限值做了詳細的規定,針對以上類似問題也有詳盡的解釋,各地方環保機關針對相關規定又做了更為嚴格詳細的地方標準。據了解廣東、北京、福建、貴州、河北、重慶等地針對于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都有專門的地方標準。
1、廣東《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DB44/8184-2010
2、北京《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DB11/1054-2013
3、福建《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DB35/1311-2013
4、貴州《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DB52/893-2014
5、河北《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DB13/2164-2015
6、重慶《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DB50/656-2016
... ...
據某地方環保局執法大隊負責人介紹說,最近檢查出的水泥廠問題不僅涉“氣”的方面,在“水”和“渣”以及“噪音治理方面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梢哉f,現在有些水泥企業包括一些龍頭企業是顧了天不顧地了,堆場的雨污分流裝置沒有裝,排水溝到廢水處理之間的污水分流沒做到位。也有企業“廢渣”“廢油”沒有按規定處理,導致對環境的次生污染。還有就是噪音方面,有些水泥企業余熱發電的高壓泄壓閥門處未安裝消音器。類似的問題不只小企業有,大企業一樣存在。
小編特別整理了中央環保督查的詳細項目,供大家參考:
環保督察一般都查什么?
根據督察組督察相關領導的講話,查環保問題重點是督察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推動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
重點盯住中央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環境問題及其處理情況;
重點檢查環境質量呈現惡化趨勢的區域流域及整治情況;
重點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的情況;
重點了解地方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嚴格責任追究等情況。
那么,地方檢查又會檢查哪些呢?
與我們身邊密切相關的大體是:
生產配件的同時有出來粉末的輔料、相關的燃煤鍋爐等設備要查封;
發現有噪音、氣味濃的產品也要整頓;
沒有營業執照、不規范的廠家需要重新整頓;
順帶查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的;
順帶查偽劣及假冒仿牌的。
在這里輸入你的內容,注意不要用退格鍵把所有文字刪除,請保留一個字符或者用鼠標選取后直接輸入,防止格式錯亂。
工廠有以下問題之一,將面臨罰款、關停、責令整改、約談等:
偷排廢水;
排放油漆味等刺鼻氣體;
低頻噪音或噪音過大;
粉塵污染;
未公示環評;
無環保審批手續;
電機組存在運行安全隱患;
違法建設;
私設暗管排污;
煤渣到處飄散;
紙渣挖坑填埋存在問題;
無廢水回收系統;
未辦理取水許可;
沒有亮照經營;
無防滲漏措施的水塘存貯其他廢棄物;
治污設施簡陋老舊問題;
煙塵排放濃度超標;
廠區堆積垃圾未及時處理;
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報批手續;
污染治理設施未經環保部門驗收;
排污許可證過期;
非法生產;
過濾池COD超標;
無排污許可證。
環保監察執法到現場主要檢查什么?
1、環察人員的權利
實施現場檢查時,從事現場執法工作的環境監察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出示《中國環境監察執法證》等行政執法證件,表明身份,說明執法事項。
環境監察人員有以下的權利:
進入有關場所進行勘察、采樣、監測、拍照、錄音、錄像、制作筆錄;
查閱、復制相關資料;
約見、詢問有關人員,要求說明相關事項,提供相關材料;
責令停止或者糾正違法行為;
適用行政處罰簡易程序,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措施。
切記:不可暴力抗法,不執行、不配合監察人員工作。否則后果嚴重。
2、環保監察時一般會檢查內容
①企業生產情況
企業所屬行業及主要產品。
上個月的產品及產能,各條線是否存在運營。
?、谄髽I環保落實情況
項目是否依法履行環評手續,查看環評文件及環評批復等
查看項目的性質、生產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采用的污染治理的措施等是否與環評及批復文件一致。環評批復五年后項目才開工建設的,是否重新報批環評。
檢查項目投運后,是否進行了環??⒐を炇?。環保竣工驗收手續是否完備。
生產車間:原料涉酸、堿、及其他易腐蝕性的車間地面是否做防腐處理,并定期進行保養。生產過程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現場。
檢查排污許可證申領、排污申報執行、排污費繳納執行。
環保監察執法到現場主要檢查八大方面
1、水污染源環境監察
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態、歷史運行情況、處理能力及處理水量、廢水的分質管理、處理效果、污泥處理、處置。
是否建立廢水設施運營臺賬(污水處理設施開關鍵時間、每日的廢水進出水量、水質,加藥及維修記錄。)
2、污水排放口監察
檢查污水排放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規定;
檢查排污者的污水排放口數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檢查是否按照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設置了監測采樣點;
檢查是否設置了規范的便于測量流量、流速的測流段;
總排污口是否設置環保標志牌;
是否按要求設置在線監控、監測設備。
3、排水量復核
有流量計和污染源監控設備的,檢查運行記錄;
有給水量裝置的或有上水消耗憑證的,根據耗水量計算排水量;
無計量數及有效的用水量憑證的,參照國家有關標準,手冊給出的同類企業用水排水系統數進行估算。
4、排放水質
檢查排放廢水水質是否達到國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
檢查監測儀器、儀表、設備的型號和規格以及檢定、校驗情況;
檢查采用的監測分析方法和水質監測記錄。如有必要可進行現場監測或采樣;
檢查雨污、污污分流情況,檢查排污單位是否實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
5、事故廢水應急處置設施
檢查排污企業的事故廢水應急處置設施是否完備;
是否可以保障對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時產生的廢水實施截留、貯存及處理。
6、廢氣污染檢查
檢查廢氣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態、歷史運行情況、處理能力及處理量;
檢查鍋爐、石化、化工等燃燒產生的廢氣檢查;
檢查化工、石化等企業連續產生可燃性有機廢氣是否合理的處理方法;
檢查鍋爐燃燒設備的審驗手續及性能指標、檢查燃燒設備的運行狀況、檢查二氧化硫的控制、檢查氮氧化物的控制。
7、工藝廢氣、粉塵和惡臭污染源
檢查廢氣、粉塵和惡臭排放是否符合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
檢查可燃性氣體的回收利用情況;
檢查可散發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的運輸、裝卸、貯存的環保防護措施。
8、大氣污染防治設施
①廢氣排放口
檢查排污者是否在禁止設置新建排氣筒的區域內新建排氣筒;
檢查排氣筒高度是否符合國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規定;
檢查廢氣排氣筒道上是否設置采樣孔和采樣監測平臺;
檢查排氣口是否按要求規范設置(高度、采樣口、標志牌等),有要求的廢氣是否按照環保部門安裝和使用在線監控設施。
?、跓o組織排放源
對于無組織排放有毒有害氣體、粉塵、煙塵的排放點,有條件做到有組織排放的,檢查排污單位是否進行了整治,實行有組織排放;
檢查煤場、料場、貨物的揚塵和建筑生產過程中的揚塵、是否按要求采取了防治揚塵污染的措施或設置防揚塵設備;
在企業邊界進行監測,檢查無組織排放是否符合相關環保標準的要求。
固體廢物污染源現場檢查
1、督察固體廢物來源
檢查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理化性質、產生方式;
根據新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GB5085檢查生產中危險廢物的種類及數量。
2、固體廢物貯存與處理處置
檢查排污者是否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設置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場;
檢查固體廢物貯存設施或貯存場是否設置了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設施。
3、對于臨時性固體廢物貯存、堆放場所
檢查危險廢物的貯存、處理處置;
檢查排污者是否向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及其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傾倒廢棄物的地點傾倒固體廢物。
4、固體廢物轉移
檢查固體廢物轉移的情況;
檢查轉移危險廢物的,是否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并經移出地設區的市級以上批準。
附上海、福建、海南、重慶、甘肅四省兩市220家水泥生產企業名單
一、上海市
數據來源:水泥人網編輯部數據庫
二、重慶市
數據來源:水泥人網編輯部數據庫
三、福建省
數據來源:水泥人網編輯部數據庫
四、海南省
數據來源:水泥人網編輯部數據庫
五、甘肅省
數據來源:水泥人網編輯部數據庫
六、青海省
數據來源:水泥人網編輯部數據庫
第二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大幕已拉開序幕,隨著第一批8個督查組陸續進駐4省兩市兩央企,將有更多的督查組進駐更多的省市自治區及中央所屬企業。全國3000多家水泥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最高級別“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