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法院審理查明,2013年至2019年,以“信息費”、借款等名義共非法收取47萬元,用于“打點”其所在治超站參與治超的有關人員,為周某組織的超限超載車隊提供路警治超出警信息,幫助其車隊逃避、減輕處罰。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十個月,并處罰金25萬元。
一個超限超載檢測站的普通工作人員居然能在6年的時間里非法收取47萬元,足見整個物流系統有多么的混亂,物流大檢查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對于某些查超人員來說這簡直就是個“肥差”。
據水泥人網了解,自公安部在全國開展“除隱患、防事故、保大慶”交通安全整治攻堅戰以來,全國各地都開展了一輪又一輪的嚴查物流超載行動,嚴重打擊超限超載。
六省聯合90天持續排查超載、假牌
按照公安部交管局統一部署,自7月15日至10月15日,由湖南牽頭,與河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共同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的中南片區聯合整治行動。
高速、國省、鄉道90天24小時不間斷嚴查貨車違法
7月15日至10月15日,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聯合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公安交管部門開展“除隱患、防事故、保大慶”華北片區區域聯合整治行動,五地交管部門將聯動嚴管、嚴查、嚴處各類突出交通違法行為。
主要路段包括:G1京哈高速、G2京滬高速、G3京臺高速、G4京港澳高速公路、G5京昆高速、G6京藏高速公路、G7京新高速公路、G18榮烏高速、G25長深高速、 G45大廣高速、G55二廣高速、G2501濱保高速、S1津薊高速、S012沿海高速,102國道、103國道、104國道、107國道、109國道、110國道、 205國道、209國道、112國道。
山東:稱重單聯網,嚴格一超四罰
據了解,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印發了《治超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工作省級重點任務分工表》,全面推進治超聯合執法工作。
山東省要求嚴格執法,同時嚴格監督執法人員:在實施處罰時,應通過省交通系統統一的聯網《稱重和卸載單》,堅決杜絕使用單機版系統處理違法行為和使用文書。
同時,嚴格實施“一超四罰”。對存在超限超載違法行為的,對裝貨場所、道路運輸企業、貨運車輛和駕駛人嚴格進行追蹤處理,嚴格按規定給予相應處罰。
廣西南寧嚴查超限貨運
南寧市交通執法支隊聯合交警、城區綜治辦等部門持續推進治超行動,營造安全暢通的公路運輸環境。2019年8月以來,相關部門依托經開區友誼揚塵治理卡點和高新區邕武揚塵治理卡點開展治超工作,累計查處超限貨運車輛17輛,監督卸載貨物675.32噸。
一輛拉載水泥的三軸貨車途經友誼路揚塵治理收費站時,過磅點檢測車貨總重為42.84噸,而該車按國家規定核定車貨總重為25噸,超限17.84噸,超限率為71%,屬于違法超限運輸。交警部門當場對其違法行為處罰1100元、扣6分,南寧市交通執法支隊監督該車其消除違法行為。
安徽:超載銷雙證,拒檢罰3萬,貨老板擔
治超是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最近主抓的大事之一,據了解,安徽省已經把496家重點貨源企業列入重點監管范圍,按照“動態監管、一站多點”的管理模式,建設源頭監管站205個,從源頭遏制超限超載行為。
同時,按照《安徽省治超條例》規定,對超限車輛駕駛人罰款、記6分,吊銷從業資格證、吊銷車輛營運證。
對流動檢查顯示超限超載,但拒絕檢測的一律予以3萬元罰款。同時,對涉事企業等實施“一超四罰”,嚴格追責。
浙江:超載企業入黑名單,年底超限率不超2%
從7月9日至10月下旬,浙江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100天的專項治超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百日治超”專項行動并不只針對駕駛員,更要嚴抓超載企業。
據了解,所有重點貨運源頭單位都會被記錄在案,一旦企業貨車有超載行為就會被記錄在案,頻繁違規企業會被計入黑名單,處大額罰金,并吊銷營業資格。
江西新余市加強源頭管控和貨源企業簽訂責任書
為了強化源頭治超,新余市對全市39家重點貨運源頭單位進行了公示,同時,渝水區、分宜縣政府對轄區18家重點貨運源頭單位也進行了公示,并與轄區貨運源頭單位一一簽訂了《規范貨物裝載責任書》,總共簽訂了200余份。
今年10月底前,新余市將組建科技治超信息平臺,實現公路、交通、公安等部門的非法超限超載信息數據共享和交換,及時登記、抄告、公示車輛超限超載行為及處理情況。
吉林省嚴格檢查“兩客一危”車輛和重型貨車
吉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在全省公安交警系統啟動新一輪交通大整治活動,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創造良好交通環境。
強化公路管控,交警執法站要全部啟動,省際執法站執行24小時勤務,公路超限檢測站落實聯合執法機制,34個公路中隊強化緝查布控系統應用,牢牢守住主干公路關鍵節點,嚴格檢查“兩客一危”車輛和重型貨車,及時查處嚴重交通違法行為。
廣東:企業一年超載3次吊銷運輸
廣東省開啟最嚴治超模式。據了解,廣州、佛山、珠海、茂名、惠州、肇慶等地開展公路治超非現場執行法試點,多地在普通公路上也設置了非現場治超點。
根據廣東省規定,確認超載車輛后,未超過1噸的,予以警告;超過1噸的,每超1噸罰款500元,最高不得超過3萬元。
同時,如果情節嚴重者,還將會列入黑名單;一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直接吊銷運輸證。
車輛確認為超載車輛后,不只是最高罰3萬元這么簡單的事情,還有可能會列入黑名單,甚至入刑!
曾有卡友反饋,稱自己收到了近兩年來超限超載的罰單,累計超載247噸,每超一噸罰款500元,合計罰款123500元!
各省將啟動所有執法服務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務區以及國道市、縣交界臨時執勤點,全警上路,全片區聯動聯查;對逾期未檢驗、逾期未報廢、系統已注銷、多次違法未處理以及違法數量多、隱患突出的中南片區籍的車輛及其所屬企業進行清理等措施。
全國的嚴查超載的行動始終沒有停過,但是超載現象依然存在,為何會有那么多的物流師傅們寧愿冒著巨額罰款、甚至生命危險也要超載呢?
據某物流師傅介紹,這些車運輸的貨物都是煤炭、砂石料、礦石原料之類的貨物。他們多數都是在當地從事短途運輸,基本很少跨區域運輸。
同時,他們從治超開始之后就不再上高速,也就間接的造成他們不再關心車輛噸位的問題。一些卡友告訴我他們運輸這些貨物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在路況、車況綜合判斷沒有問題的情況之下,在車輛的承受范圍之內盡量多的運輸貨物。
綜合分析超載車大量存在的原因有幾個:
第一、他們運輸的貨物都是大型企業、國家工程的重點物資,相關部門在路上查車的時候都會睜一只眼和閉一只眼的。
第二、他們這些貨物的量都很大,也就造成給出的運輸單價不高,不超載很難獲取利潤。
第三、如今的市場狀況是車多貨少,大家也就不再挑剔超不超載的問題,只要有貨能拉,有錢能賺就不錯啦!
載的運費誘人,凈重令人瞠目結舌!
在短途運輸領域有一句開玩笑的話,這句話是用來形容超載的叫“40、50不算超,60、70剛上道!”簡單的理解就是在如今的環境下,短途運輸領域拉50噸都不算多,70噸才算是剛剛開始。
但在水泥人網看來這句話還是低估了很多短途運輸車的實力,據水泥人網了解在車型更新換代之后,有了大馬力和輪減橋的加持,車輛超載的重量也在不斷的刷新著紀錄。
以礦石運輸為例,他們從興義發往貴陽,許多車輛運輸的貨物凈重超過100噸,車貨總重超過120噸。在興義這邊有幾個私人的地磅都曾經出現被壓彎的情況,要知道這些地磅都是能稱120噸的大地磅。
同時,在除開這類貨物的裝載重量驚人之外,運輸的利潤也是很高的,從興義到貴陽單價100元每噸,凈重100噸以上一次的運費就是萬元以上。
另外,據水泥人網了解,為了讓整個運輸行業更加規范,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交通運輸部等36個部門聯合簽署的《關于對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都會被列入嚴重違法超限超載運輸失信當事人名單:
1.貨運車輛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
2.貨運車輛駕駛人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
3.道路運輸企業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的貨運車輛超過本單位貨運車輛總數10%,被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業整頓的
4.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擅自改裝機動車,情節嚴重,被吊銷經營許可的
5.指使、強令車輛駕駛人超限運輸貨物,被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處以2萬元以上罰款,或者1年內被給予3次以上行政處罰的
6.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超限運輸行政許可,或者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
7.超限超載運輸車輛駕駛人、源頭單位、大件運輸企業無正當理由拒絕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
8.因堵塞交通、強行沖卡、暴力抗法、破壞相關設施設備,被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的
9.因違法超限超載造成重大責任事故且負同等責任以上的
10. 暴力抗法致人死亡或傷害的
失信當事人名單中的貨運車輛,不能享受“綠色通道”免收車輛通行費的優惠政策。近期,南京、蘇州等地,也接連出臺貨運失信名單的懲戒方案,失信司機與貨主,可能會受到出行限制、貸款限制、貨物運輸營業資格申請限制、保險費率上漲、自動報警提醒等懲罰。
有許多跑物流的朋友說,超載上路都是迫不得已的,因為大家都在超載,不超載就沒有錢賺。出于生計,超載也能理解,但是有個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為什么樣的局面讓司機師傅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除了司機師傅的責任之外,相關部門有沒有責任,貨物歸屬的相關企業有沒有責任?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反思的。